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修淨土法門--淨土大經科註(淨空法師)

年歲漸高,聽(上)淨(下)空老法師之言,
專修淨土,期望臨命終時,能
預知時至,蒙佛接引
----
「專修專弘」,一定要曉得「念佛三要」,第一個「不懷疑」,第二個「不夾雜」,第三個「不間斷」。這三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但是非做不可!不懷 疑,必須對這部經有深入的理解,這個經、這個註解幫助我們斷疑生信。這部經確確實實如梅光羲居士序文所說,決定能救世尊末法九千年的眾生,只有這個法門, 往生就得度。現在我們相信,往後修學任何法門要斷煩惱、要消業障,斷煩惱、消業障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個太少太少了。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要找一條穩穩 當當的道路,決定能夠走得通的、能有成就的,不能夠浪費時間,就這一部夠了
----
公案
----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淨空老法師:
-~四集
五~十九集
二十~三十四集
三十五~四十九集
五十~六十四集
六十五~七十九集
八十~九十四集
九十五~一〇九集
一一〇~一二四集
一二五~一三九集
一四〇~一五四集
一五五~一六九集
一七〇~一八四集
一八五~一一九九集

=====
真羨慕「何東爵士夫人開往生大會(淨空法師講述) 」
希望自己往生時,也能度人
-----
釋迦牟尼佛說過「末法時期,淨土成就」,祇要你信﹑願﹑行,此生命終時可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超脫輪迴。 現在已是末法時期,不少人命終時已往生了西方淨土,大多是,之前已預知何時往生,無病無痛地坐著的﹑站著的往生去,也即超脫六道輪迴。其中轟動一時的,是 本世紀三十年代的何張蓮覺居士,即是何東爵士夫人,何東爵士乃當時香港首富,亦即是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何氏家族之首。她畢生對香港社會及弘揚佛教作出很大 的供獻,往生的事跡,被報導於「香港工商報」新聞紙,轟動一時。

張蓮覺居士,香港大富翁何東爵士之妻,何世禮將軍的母親。全家皆信基督 教,唯有張蓮覺於民國初年,因慧業善根,頓悟人生如夢,「生也苦,死也苦,人生究竟是為了什麼?」她的疑惑不能解決,因此遍遊中國各大名勝僧寺,崇敬三 寶,探求真理,而終於皈依佛門。於是,在港、澳之間設立講經壇場,延聘佛教講師,宣講佛 法。後來,又創建「東蓮覺苑」,於香港的跑馬地,每逢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必定請道友在家中念佛。

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二日,召集全家兒子、 媳婦等人,訓示說:「宗教信仰是個人的自由, 你們不信佛,我決不勉強。但無論信那一個宗教,均教人孝順父母。我數日後就要離開你們,希望務必成全我的心願。當我往生時,你們全家為我念佛,幫助我往生 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盡你們為人子的孝道。」

十三日起,請蓮友念佛七日,十九日圓滿,大眾即將回去時,仍然堅持挽留蓮友們而說:「今天我要往生西方,請各位暫時留下來,為我助念。」

大眾皆感到意外,都說:「老夫人身體康健,福壽雙全,往生西方的時間還沒到吧!」張蓮覺即沐浴更衣,命家人將床具抬出來,趺坐合掌念佛。大眾及全家,只好同聲隨念,她坐了不到一刻鐘就就坐化而往生了。

此時忽然看見黃光從身體發出,如大流星繞屋一周,緩緩地向西方而去。當時異香撲鼻,天樂齊鳴,大眾歎為稀有。全家見此祥瑞的感應,毅然改信佛教,皈依三寶,從此皆是念珠不離手

她平時不說話,臨終表演給大家看,結果度了一家人。

-----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你肯不肯放下?肯不肯一心?(轉貼)


  1. 唐朝善導大師告訴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的人,是萬修萬人去,這個話是真的嗎?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2. 為什麼現在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這不是阿彌陀佛的問題,也不是經典的問題,是我們現在念佛人自己的問題。
     
  3. 自己問題出在哪裡?我們雖然念佛,我們是有口無心,我們的心願解行與佛不相應。世尊所說的一切經,最後的叮咛囑咐,都是教給我們要“信受奉行”,這四個字我們有沒有做到?
     
  4. 《彌陀經》上明白地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的善根、我們的福德、我們的因緣,我們想想,夠不夠?
     
  5. 什麼叫善根?能信、能解。佛給我們講的,我們相信不懷疑,經典所講的我們能夠理解,這是善根。
     
  6. 心裡常常牽掛著阿彌陀佛,這是行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這一生就一個希望,希望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就是證。有行有證,這就是福德。
     
  7. 我們在這一生中,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個經典、遇到好的老師引導我們,遇到同參道友一起共修,彼此互相勉勵、互相提攜,這就是因緣
     
  8. 佛常常在大經上,教我們放下萬緣,一心專念!問題是:你肯不肯放下?肯不肯一心?只要你肯放下,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那你就決定成就!


修習:心智的培育

  佛所說的法中,有關心智發展(修習)的最重要的一部經,叫做《念住經》。這部經傳統上極受尊敬。

  這經中所創導的修習方法,既不離世亦不遁世。相反的,它與我們的生活、日常的活動、我們的憂悲喜樂、我們的語言思想、我們所從事的道德與理性的活動,靡不相關。

  這部經共分四大部份:第一部分是關於體的,第二部分關於感覺與感,第三部分關於智,第四部分則關於各種道德的與理性的課題()。

  這裡有一事必須明白牢記:不論修習什麼方法,要緊的是念念分明,憶持不忘,並須注意觀察

  有一個最為人所熟知、喜好而又是最實用的修習法門,叫做「憶念出入息法(數息觀)」。這是與身體有關的。只有在修習這一法門時,才需要採取一種經中指定的特別姿勢。經裡所指示的其他修習方法,就無此限制,無論行住坐臥都可隨意為之。但修習數息觀則必須跟據經典趺跏而坐,保持身軀端直而心念警覺。趺跏而坐不易實行,非一切國家人士(尤其是西方人士)所能輕易辦到。因此,趺跏坐有困難的人,可以坐在椅子上,只要身體端直,心神警覺就行。這項修習中,端坐極為重要,但不是僵坐兩手須很舒適地擱在膝上。如此坐定後,可將兩眼閉合,或凝視鼻端,隨各人方便為之。

  每人日夜呼吸不停,但自己絲毫不覺,因為從未有人以分秒的時間,將心神貫注在呼吸上。而如今要做的,正是這個。(方法是照平時一樣的一呼一吸,絲毫不要用力。只將精神集中於這呼出吸入上,凝神觀察這吸進呼出的動作,保持對這呼吸的警覺,使時刻都了了分明於這一動態。你呼吸時,有時深,有時淺。這並不打緊,只顧自自然然的呼吸去。唯一的一點是你在深呼吸時,心中須有數這些是深呼吸,如此這般。換言之,你的心力須集中在呼吸上,使你對於它的動作變化,無不了然於心忘掉你的周圍環境以及其他一切事物,不可抬眼視物,這樣的試練五至十分鐘

  開頭的時候,你會發覺全神灌注在呼吸上,非常的不容易。你會奇怪你的心這麼這樣會跑,它就是不肯停下來。你想東想西,耳中只聽到外面的聲音。你的腦筋混亂、思緒紛飛。你也會覺得沮喪失望。但是如果你繼續不停的練習,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五至十分鐘,慢慢的,你的心就會集中在呼吸上了過了一段時間,你就會經驗到一剎那(的定境)你的心神全部灌注在呼吸上,連近身的聲音也都充耳不聞,一時間外境俱泯。這一短時間的(定境),是一種了不起的經驗,充滿了喜悅與寧靜。你但願能繼續保持它,但是這時你還做不到這一點。不過只要你經常不停的練習,這種經驗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發生,而每次定的時間也會逐漸加長。這就是你繫心於呼吸上至忘我之境的時候了。只要你老覺得有你自己存在,你就不能集中注意力於任何別的東西

  這個念念不離呼吸的修習法,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一種。其目的在發展注意力,以達到非常高的禪定境界。此外,集中注意力(定力),對於任何深刻的了解、深透的內觀,以洞察萬物的本性包括體證涅槃,都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這些,呼吸的練習更有立竿見影的效驗。它對你健康上大有裨益能增進你的安眠,鬆弛緊張的身心,增進日常工作的效率。它能使你寧靜安詳。即令在你精神緊張或興奮的時候,如果練習幾分鐘的數息,你就會馬上覺得安靜平定了下來,好像在一段休息之後剛剛覺醒一般

  另一種非常重要、實用而有益的修習方法(心智的發展)是:不論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動手也好,日常起居也好,從事公私工作也好,要時刻念茲在茲了了分明於你的每一舉動。你或臥或立或坐或行,或安眠,或曲臂伸腿,回顧前瞻,穿衣吃飯,言談靜默,大小便利,凡此一切以及其他種種活動,你必須時時刻刻了了分明於你所做的每一動作。也就是說,你必須生活在當前的瞬間中、現在的行為中。這並不是說你不應想到過去未來。相反的,你在與眼前的時刻行為有關的方面,一樣可以想到過去未來

  一般的人,並不生活在他們眼前的生活中,他們都生活在過去或未來裡。雖然看外表他們似乎是在此時此地做著些什麼,實際上,他們是生活在他們思想中的另一世界裡,生活在虛構的問題與苦悶裡。通常他們是活在過去的記憶中,或對未來的欲望與懸揣之中。因此,他們並不生活在他們目前在做的工作裡,也不樂於這工作。所以,他們就對現況不滿、不開心,而自然而然的不能對當前像是在做的工作,獻出全部的身心了。

  有時你在餐館裡,看見有人一邊吃飯一邊閱讀,這是一種很常見的事。他給你的印象是一個大忙人,連吃東西都沒有時間。你不知道他到底是在吃東西,還是在閱讀。你也許可以說他正兩事一起做,而實際上,他那樣也沒做,也那樣都做得沒味道。他的心神不寧而緊張,不樂意做目前正在做的事,不生活在眼前的瞬間,卻不知不覺地、愚蠢地想要逃避人生。(這意思卻不是說在吃飯的時候不可以和朋友談天)。

  不論你想什麼辦法,你都無法逃避人生。只要你活著,不管是在村鎮裡,還是在巖窟裡,你必須面對人生而生活。真正的生活,是眼前的瞬間不是已經死掉而消逝了的過去回憶,也不是尚未出生的未來夢想一個生活在眼前的瞬間中的人,所過的才是真正的人生,而他也是最快樂的人。

  有人問佛,為什麼他的弟子們過著簡單平靜的生活,每天只吃一餐,卻如此精神煥發?佛說:「他們不悔既往,不冥索將來。他們生活在現前的時間中,因此他們都神采奕奕。愚蠢的人,又冥索未來,又追悔過去,就像碧綠的蘆葦在驕陽中被刈斷一般,一下子就枯萎了。

  修習念住法,並不是要你想或是覺得「我在做這個」、「我在做那個」。不對!恰正相反。你一想到「我再做這個」,你就覺得有個自己而不能生活在你的行為中了。你是生活在「我存在」的意念裡,而你的工作也就糟蹋了。你應當完全忘了自己,而全心全意的浸潤在工作中。一個演講者一自覺到「我對聽眾演講」,他的講話就混亂了,思緒也不連貫了。但是如果他一心講演他的題目,整個地忘了自己,他的表現才是最好的。他一定講得很精彩,解釋的很明白。一切偉大的傑構,藝術的、詩歌的、智識的、心靈的,都是在它們的創作人完全浸潤在工作中的時候所產生的,在他們完全忘我而不自覺的時候所產生。

  這個佛所傳授的,在一切時中都要念念分明(的念住法),也就是要生活在眼前的一瞬間裡,生活在眼前的活動裡。(禪宗的方法,也是脫胎於此項教導。)在這一種修習法門裡,你無須實施某種特定的活動才能發展念念分明的能力。你只須隨時了知你所做的一切事,你不必專為特定的修習方法花費一秒鐘的寶貴時間。你只要養成經常警覺的習慣不分晝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動上,時刻都了了分明就可以了。上述兩種修習方法,都與我們的身體有關。

  還有一種發展心智的方法,是關係我們的一切感受的;愉快的、不愉快的、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舉一個例子:比方你正經驗到一種不快樂而悲哀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你的頭腦模糊不清,情緒低落。有時候,你甚至於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快的情緒。第一,你得先訓練自己不為不快的情緒而不快,不要為了煩惱而益增煩惱。而須設法清楚的看到為什麼會有不快、煩惱或悲哀的情緒或感覺。設法審察它如何生起,生起的原因,以及如何消失,如何止息。以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去觀察審度它,不要有絲毫主觀的反應;須像科學家觀察事物一樣。在這裡,你也不可以「我的感覺」、「我的情緒」的主觀態度來看它,而只應客觀地視之為「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你又得忘掉「我」的虛妄觀念你一旦看出它的本質,它如何生起,如何消失,你心中對這情緒就漸漸的變得冷靜淡漠,無動於衷,而成為超脫自在。對於一切感受與情緒都是如此。

  現在來談談有關心的修習在你的情感熱烈奔放或泰然自若的時候,心中充滿嗔恚、嫉妒或是柔情、慈悲的時候,頭腦昏迷惶惑或是清楚明瞭的時候凡此等等的時候,你對這種種情況都須完全有數。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常常不敢或羞於觀察自心;所以,我們寧願逃避它。我們應當勇敢誠懇的去正視自己的心念,就像在鏡中看自己的臉一樣

  這時,我們的態度,不是批評裁判,也不是分辨是非善惡,只是單純的觀察、偵視、審度。你不是一位法官,而是一位科學家。你觀察你的心,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真實性質時,你就不再會對它的情感、情緒與各種狀態產生意象。這一來你就變得超脫自在,而能夠如實了知萬物的本來面目了。

  舉一個例來說:比方你真的生氣了。氣憤與憎恨心理使你失去了理性。奇怪而矛盾的是:一個生氣的人,並不真正的知道他在生氣。一旦他察覺這一心境,看到自己在生氣,他的怒火就好像變得不好意思,似乎自知其可恥而開始平息。你應當審察它的性質,如何生起?如何消失?這時你又須切記:不可想「我在生氣」或想到「我的怒火」。你只須明白了知你生氣的心情,以客觀的態度去觀察它、審查它。對一切情緒、情感與心境,都應採取這一態度。

  另外,還有一種對於倫理、心靈與理性方面問題的修習。我們對這類課題所做的一切研究、閱讀、商討、談論、思索,都包括在這類修習之內。閱讀本書並對書內所討論的題目作深刻的思考,都是一種修習。在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差摩迦與一群比丘的一席話曾導致全體共證涅槃。這也是一種修習。

  因此,用這一種的修習方法,你可以研究、思量、審度下列的五蓋

  (一)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舉),(五)疑法

  這五蓋就是防礙任何明覺,事實上也就是防礙任何進步的五種障礙。一個人如果被這五蓋所覆蔽而不知怎樣去袪除它們,他就不能分辨是非善惡。

  你也可以修習七覺支,就是:

  (一)念覺支:無論在從事精神或肉體活動的時候,隨時保持念念分明,如前文所述。
  (二)擇法覺支:鑽研探究各種有關教義的問題。這包括一切宗教、倫理、以及哲學的學習、閱讀、研究、討論、交談、和參考有關教義的專題演講等。
  (三)精進覺支:以堅定的決心,努力不懈,以底於成。
  (四)喜覺支:與消極、憂鬱、悲愁,適正相反的心理狀態。
  (五)輕安覺支:身心的鬆弛,勿令身心僵硬呆滯。
  (六)定覺支:前文已論及。
  (七)行捨覺支:以寧靜安詳、不懼不亂的心情,應付人生一切變故。

  要培育這些德性,最重要的事是要有一個真正的誓願,立定一個百折不撓的志向。至於發展上述每一種品性所必須具備的物質以及精神條件,本書中另有敘述。

  你也可以用五蘊做修習的題目,如參究「何為眾生?」「叫做我的是什麼?」等問題。也可以用四諦,如前文所論。參究這些問題,就構成第四種的修習方法(即法念住),以導致最高真理的親證。

  除了在這裡所討論者以外,尚有許多修習的題目。照傳統說共有四十種之多。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四無量心的修習。(一)慈心無量:將無限量的慈心,普愛一切眾生,不分軒輊,猶如慈母鍾愛獨子,一般無二。(二)悲心無量:對一切在災難痛苦中的眾生,普遍以悲心護持被覆。(三)喜心無量:對他人的成功、福祉及快樂,寄以無限同情的喜悅。(四)捨心無量:對人生一切變遷泰然自若。
--轉貼、編輯自〔好讀《佛陀的啟示》〕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賀年(淨空法師)




念佛往生實例-2(轉貼)



張蓮覺居士大家一定覺得很陌生,但常聽淨公老和尚講席的同修們相信一定不陌生,張居士就是香港何東爵士夫人、何世禮將軍母親。同修們都久聞其名,但菩薩的真面目卻是很少有人見過;今藉此機緣與蓮友們共同瞻仰菩薩的德相。古諺云「富貴學道難」,菩薩的成就實在值得我們念佛人尊崇與效法。
張蓮覺居士,香港大富翁何東爵士之妻、何世禮將軍的母親。全家皆信基督教,唯有張蓮覺于民國初年,因慧業善根,頓悟人生如夢,「生也苦,死也苦,人生究竟是為了什麼?」她的疑惑不能解決,因此遍遊中國各大名勝僧寺,崇敬三寶,探求真理,而終於皈依佛門。於是在港、澳之間設立講經壇場,延聘佛教講師,宣講佛法。後來又創建「東蓮覺苑」,於香港的跑馬地,每逢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必定請道友在家中念佛。
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二日,召集全家兒子、媳婦等人,訓示說:「宗教信仰是個人的自由,你們不信佛,我決不勉強。但無論信那一個宗教,均教人孝順父母。我數日後就要離開你們,希望務必成全我的心願。當我往生時,你們全家為我念佛,幫助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盡你們為人子的孝道。」
十三日起,請蓮友念佛七日,十九日圓滿,大眾即將回去時,仍然堅持挽留蓮友們而說:「今天我要往生西方,請各位暫時留下來,為我助念。」大眾皆感到意外,都說:「老夫人身體康健,福壽雙全,往生西方的時間還沒到吧!」張居士即沐浴更衣,命家人將床具抬出來,趺坐合掌念佛。大眾及全家,只好同聲隨念,很快地就坐化而往生。
此時忽然看見黃光從身體發出,如大流星繞屋一周,緩緩地向西方而去。當時異香撲鼻,天樂齊鳴,大眾歎為稀有。全家見此祥瑞的感應,毅然改信佛教,皈依三寶,從此皆是念珠不離手。《淨土聖賢錄》

附錄一:何東夫人念佛放強光往生西方
民國二十七年秋,香港工商報載過一件奇聞,就是香港大富翁何老太太生西的事實。那時大約是舊曆六月十九日,何老太太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香港有一間「東蓮覺苑」,就是她建造的。她每逢觀音誕辰,必定請同道們到她的家裡念佛。有一年,她特別要念佛七天,七天期滿,各人便要回去,但何老太太特別挽留,並且對他們說:「今天我要生西,請各人暫留貴步,幫助唸唸佛好嗎?」各同道聽了這話,真是出乎意外,因為她又沒有毛病。於是大家都說:「你老人家身體健康,福壽雙全,生西還沒到時候。」但何老太太就沐浴更衣,準備好了,她叫家人把床板臥具扛出來,自己走上床去,整理衣服,盤著膝,合起掌。當時滿屋的人,不知何老太太玩什麼把戲,只有跟著她一齊念佛。不一會,她果然氣息全無,週身冰冷,真是返魂無術了。同道們都大為驚奇,讚歎她預知時至,安詳而逝。但這樣還不算奇,她的週身,竟放出金黃色的光來,同時又異香撲鼻,天樂齊鳴,大眾都證明她確是生西了。

附錄二、何世禮母親往生實例〈摘錄淨公老和尚講錄〉 
    早年,大概在四十年前,香港何世禮的母親往生,勸導她一家人生信心。何世禮是將軍,受西方教育,虔誠的基督教徒,一家都是基督徒­,母親念佛,他非常孝順,家裡面有佛堂,專門供給母親修行。雖然一家信仰不同,可是一家非常和睦,沒有任何衝突,心胸都很大,都­能開放、能接納。老太太念佛往生,預知時至,她知道哪一天走。在往生這天,等於她召開了一個往生大會,把她的親朋好友統統請來,­給大家辭行,她到極樂世界去了。她坐著走的,歡歡喜喜坐著走的,也招待了當時新聞記者。這一往生,這一表演,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說走就走。何世禮全家念佛了,而且以後把他的住宅,他住的這個房子捐贈給佛教做道場,就是現在的香港東蓮覺苑,那棟房子是他的住­宅。你看老太太有這個本事,表演往生給你看,你相不相信?這不是假的。老太太雖然一生沒有講經沒有教學,實實在在她真的在教化眾­生,度了全家人,也度了許許多多半信半疑徬徨在極樂世界道路的邊緣上這些眾生。他們看到了,聽到了,看到報紙上報導,全都相信了­。我們得做表演,不表演不行。念佛的人,在念佛堂站著往生、坐著往生,你說你度多少人?講經的法師,這部經講圓滿了,就在講台上­坐著往生。今天社會大眾需要這個樣子,勸信為首!他相信了就好辦,他不相信就沒法子。只有樹立形象,唱誦六字洪名,一入耳根永為­道種,這是對一些完全沒有接觸過的,不了解,沒有信心的,一種接引的方便。有善根、有福德,現在要用榜樣,也就是三轉法輪裡作證­轉,你拿出證明給他看,他相信了。
--轉貼自〔開往生大會的張蓮覺居士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往生西方舉例-1

只要至心懇切,真信、切願、一心念佛,無不往生


一、宋朝的瑩坷法師,念佛三天就往生
 
他是一位出家人、不守清規、破戒造作罪業。但他有一個好處,深信因果報應,想想自己一生所作所為,必墮地獄,就生大恐怖,請教同參道友,有沒有救。同參道友給他一本〈往生傳〉,他看了痛哭流涕,有很深的感動。〈往生傳〉看完之後,他發心念佛求生淨土。他把寮房關起來,不睡覺、不吃飯、不喝水,一句佛號念到底拼命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的陽壽還有十年,好好的修行,到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你。瑩珂法師難得,他就向阿彌陀佛要求說:「我劣根性很重,經不起誘惑,這十年,我六根接觸六塵,受誘惑又不曉得造多少罪業,恐怕將來要往生靠不住,十年壽命我不要了,現在我就跟你走。」阿彌陀佛聽了他的話,也就點點頭同意說:「好!那我三天以後來接你好不好?」瑩珂就答應了。
 
他把寮房打開,興高采烈向全寺大眾宣佈,三天之後阿彌陀佛接引我往生。寺裡的人都認為他發神經,這樣一個惡人,怎麼可能三天往生?好在三天的時間不長,大家等著瞧!到了第三天,他洗了澡,換了新衣服,早課的時候,要求大家不照平常的早課,念〈阿彌陀經〉、念佛,送他往生。他沒有生病,跟大家一起課誦,經念完了,佛號再念十幾聲,他就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接引我,我現在要跟他去了。說完,他就走了。沒有病,三天!是歷史上記載宋朝的事。
 

彼佛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 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

=====


二、鍋漏匠師父往生記
 

 
  諦老法師在金山住了好些年,他在金山住時當知客。有一天,從家鄉來了一位老鄉,是他小時候的玩伴。這人是個手藝人,俗語講鍋漏匠,也就是盤、碟、碗、瓷器摔壞了可以拿鋸子補好再使用,這時候沒有了。諦老法師原是買賣人,跟他舅舅學醫。這時候在金山當知客,所以老鄉來找他。這鋸碗的手藝人,找他說要出家,要認他做師父。諦老法師說:「你不行!都這麼大歲數了!四十多了,沒念過書,學經教自然是學不了;苦行你又受不了。你出家不是找麻煩嗎?」勸他多次,他堅持非出家不可。這從小就認識,又是老鄉。諦老不得已說:「你一定要出家,就得聽我的話,我就收你做徒弟。」他說:「那當然!我認你做師父,你怎麼說,我一定聽。」諦老說:「你若聽我話,你這麼大歲數了,現學經教也來不及,你就直接修行,就聽我說。」他說:「你說什麼,我都聽!只要讓我出家。」諦老說:「早先有個手藝人,出家修行成道了!你就跟他學一學。」他說:「你只要收我做徒弟,你怎麼說,我怎麼聽。」於是諦老接著說:「你出家以後也不要受戒,我給你找個小廟,你不要出廟門,就老實念佛。我給你找幾個功德主護持你,供你吃飯。」
 
  諦老接著說:「南方寧波信佛的人很多,差不多每個鄉村都有小廟,都有人信佛,拜佛。我去過,在那住過三年整。我給你找個小廟,在裡面什麼都不需要,你只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黑夜、白天不間斷的念,什麼事也別管,到時候吃兩頓飯,我給你找好功德主。」諦老法師那時很有名望,信徒很多,就託人辦妥這事。教他修行方法,就是閉關,也叫方便關。一個小廟一個人住著,每天有老太婆到時候來給煮兩頓飯,他就不做買賣(手藝)了。聽諦老法師告訴他這個修法,心想準是好道;這道一修,準能得好處。他也不知道將來會得什麼好處!諦老就回金山了。
 
  以後他念了三、四年的工夫,哪也不去。他那時正是初發心的時候,勇猛精進。俗話說,「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過了三年,佛就到靈山,離遠了。」人在初發心時,就告訴這個法門,他就心誠,一修到底。時間長了就懈怠,不當回事。
 
  他聽諦老的話,只要睡醒,就念佛。他從前做手藝,挑東西,雙腿有勁,就繞著佛念;累了就坐著念。諦老法師也不知他念得怎麼樣。就這樣念了三、四年。有一天,他告訴煮飯的老太太:「明天你不用給我煮飯了,我不吃午飯了。」老太太以為明天必是有人請他。這三、四年也沒看他去哪兒,很奇怪就問他,他說,在當地有兩個親戚朋友。他出去看看,回來後,就對老太太說:「你明天早晨不用來煮飯了。」老太太以為他出去一趟,明天又有人請他吃飯。第二天老太太惦記師父,到吃飯的時候,就去小廟看他回來沒有。小廟貧窮,不怕偷盜,雖有門也沒關。老太太到門口就說:「師父吃飯回來了?」裡面沒人答應。走進屋,看見他在床鋪下邊站著,臉朝窗外,手上拿著數珠。老太太一看,問他話他也不答。仔細一看,師父已經死了!站著死的,念佛站著死的。老太太嚇一跳,她就向鄰近人說:「師父站著死了!」這就來了好些人來看。
 
  看師父一手拿著數珠,另一手握著灰,扳開手一看,他手裡有八、九塊現大洋(銀圓)。那時南方人吐痰的痰盂不是洋磁的,有點水在裡面。它都是灰盒子,是一個四方的托盤,盒子裡放有灰。人吐痰在灰裡,隔日倒了再換新灰。一看那吐痰的灰盒子,裡裡外外都是灰,再見他手上捏了一把灰,手裡握著八、九塊現大洋。人們明白了,他一定是做手藝時,做買賣時,存了的幾塊錢。當時大洋錢是很珍貴的,存了也沒有櫃子放,也沒有鎖,他就埋在痰灰盒裡。誰偷東西也不會想到痰灰盒子裡去偷。他是恐怕死後別人不知道,他把錢抓在手裡,站著念佛往生。他是預備拿著這些錢,讓人們看看,好辦理後事。應該是這個道理,這是諦老法師說的。
 
  後來,他的幾位護法給諦老法師送信說:「你的徒弟站著死了!」
 
  諦老坐船第二天就來了。一看他那樣站著都兩、三天,就這樣直直的站著。諦老師父這才給他辦後事。諦老說:「不錯呀!你這出家沒白出,比那當大法師,當方丈住持的高明得多了,像你這樣的成就不多呀!」很讚歎他的。
 
  我說這諦老法師兩個徒弟,還有一個是參禪的,一個念佛的。你們諸位比一比,那個參禪的很有幾年苦功夫,做了個土地爺。這個耍手藝的鍋漏匠,人家念三、四年佛,立著就走了,總算是真有功夫。我聽諦老法師說過兩回,這是真事,很能警誡人。今天我說這話,大家要知道,念佛這法比參禪,比修止觀,比修密宗,實在是超出,超近得多了!念佛法門,人人都能行,也不用把教理弄明白。祇要肯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準能往生佛國。
 
  你們諸位師父、居士,不管在家、出家,要知道念佛法門的真實利益,有工夫就得念。不管有效用沒效用,到時候準能得好處,準有好結果。我沒有工夫說這個,我自己親眼看到的就有幾個,親耳聽到的也有幾個。不是古時候或多少年前的事情,都是現在的事情。好,多說不如多念!別耽誤大家念佛。(倓虛老法師佛七開示)
 
愚癡貧賤鍋漏匠 吃飯念佛無別長
三年守得知識教 自在立化往西方
=====
三、美國 周廣大往生記
 
  一九八八年在美國首都華府,有位周廣大先生,也是在臨終前三天念佛往生的。他得的病是血癌,醫生放棄治療,這時他的家人慌了。他家裡沒有一個是信仰宗教的,一家人在華府開一間麵包店,此時家人才到處求神求佛,希望有奇蹟出現。
 
  也算他運氣好,因緣殊勝,遇到華府佛教會的一位龔振華居士。龔居士是念佛最虔誠的人,專修淨土,講話心直口快,容易得罪人。周先生碰到這麼一個人。龔居士一看,他的病不可能好,所以直截了當勸他不要求病好。他說:「人在世間太苦,你好了之後還不是一樣更苦,有什麼意義?不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去作佛、作菩薩,回來再度你的家親眷屬,這多好!」
 
  周廣大一聽很有道理,立刻就相信,就接受,要求他的太太、兒女都幫助他念佛,求往生淨土,不求病好。這一個決定下得正確!
 
  佛教會的同修也有幾位前去幫他助念,三天三夜佛號沒有停止。念到第二天,見到地藏菩薩來了,他說出菩薩的樣子,大家聽他講的樣子,是地藏菩薩。龔居士很難得,立刻提醒他:「不管什麼佛菩薩、什麼人,你見到都不能跟他去,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不見到阿彌陀佛絕對不可以去。」這一句非常非常重要。他回過頭來專心念阿彌陀佛,念了沒多久,地藏菩薩不見了。念到第三天,他說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從雲端下來接引他住生。這是現代人,還是在美國,真是稀有的因緣。
 
  周先生一生從來沒有接觸過佛教,臨終才遇到龔居士,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真的往生了,絕對不是假的。(淨空法師講述)

一生未曾遇佛法 臨終忽遇善知識
告以病好同樣苦 不求病好求往生
一句彌陀念到底 不見彌陀誓不停
信受奉行知識教 三天三夜功告成
親見三聖來接引 明明白白去往生
--以上轉貼自「念佛往生
--好好念佛,決定往生~~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一個持名不散亂的方法

我的業障重,持名念佛時,常是不易一心專念,念頭紛雜
今天念著想著,想到一個方法,較可以讓我專心念佛
在這兒共享,您如果也是散亂心不斷,
試試此法看看,
願您臨命終時,能預知時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
我的方法如下:
(我的知見可能不正確,只是給您參考,您最好諮詢您的善知識)

  1. 想像在遙遠的西方極樂世界圖(方向不一定要是真正的西方,方便即可,佛是沒有時間、空間的),--黃金鋪地、七寶池中有蓮花,
  2. 只要想您的一朵蓮花(紅色、青色、黃色或白色,依自己的喜歡)在七寶池中,
  3. 佛號每一字都要清清楚楚用心看著它沒入蓮花中(用佛號來灌溉屬於您的蓮花
  4. 一字接著一字沒入您的蓮花之中,如下圖
  5. 若因心散亂,洪名前一字未沒入蓮花中時攝心,直到此字清楚地沒入蓮花,後一字方才出現跟進
  6. 如此一字一字相續不斷,我想漸漸可以愈來專心了(當然周圍環境愈簡單愈好,愈不容易分心、散亂;或是將眼睛閉起來,較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分心
  7. 到了臨終時,您要堅信,阿彌陀佛會帶著您的蓮花來接引您!


我試著用以上的方法,感覺上心較不會散亂,您可以試試,祝福您!
2013/02/17:還有更好的方法,直接將阿彌陀佛聖號灌入下圖阿彌陀佛手上的蓮花,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這樣拿著蓮花枇接引您囉!


以下錄自「諦閑大師語錄――淨修編」

  • 真信」「切願」「一心念佛」為淨土法門之最要論
  • 今人念佛。至於臨命終時。求其決定往生。千萬人中。難得一二徼幸者。何所以耶。究其病根。只在信欠真。願欠切。念佛欠一心耳
  • 一心念佛者。持名法門。貴在專一其心。無間無雜。非必以多念快念為勝也。先須覷破世情。了知三界皆苦。無一可樂。撇去愛念。放下塵緣。然後提起佛名。不緩不急。密密持去。高聲低聲。各隨己意。四字六字。俱屬無妨。出口入耳。記憶分明。名號字句。心中歷歷。乃至穿衣吃飯。坐立經行。這句洪名。綿密不斷。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亂。亦不昏沉。如是念佛。可謂事上能一心精進者矣。

  • 每日臨睡前念迴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虛大師


  佛法明因緣所生法,有兩種力:一、可思議力,二、不可思議力。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業感何等報,有何等境起何等心,有何等心明何等境,由何等現熏何等種,由何等種起何等現,這是因果通常法則,可以心識分別思量的。由這種因果通常道理,所以造上品五逆、十惡業的,當墮地獄;造中品五逆、十惡業的,當墮餓鬼;造下品五逆、十惡業的,當墮畜生。行下品五戒、十善的,感阿修羅報;行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道中;行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六欲天;行上品五戒、十善而兼四禪、八定的,可生色、無色界天。觀四諦理,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可了生死而證聲聞果。觀十二緣起,從緣起流轉門入還滅門,由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滅,而得解脫證緣覺果。行六度或十度而成佛果。以上所說的造三品十惡業因,感生三惡趣果,由造三品五戒、十善因,感生三善趣果,由修出世三乘學因,感得三乘聖者的果,這種由何等業因成何等報果,都是據可思議力而說的。
 
  要成就何等果,就要造何等因;並要具足必須的緣。因、就是因緣,緣、就是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在這諸緣中,又可分析勝緣、劣緣、順緣、逆緣等等。總之,這都是可思議因緣力所成的果。現在舉一個明顯譬喻來說明,如人的衣食住的享用,要由勤苦勞力才能得著,每人要物質享用豐裕,就要多勤苦勞力,這本可算明確實在的理。但這種常途可思議的因果道理,卻要按部就班的循序以成,不能救急;而在世間卻又每每要有救急的時候,如某處遇大水災,或其他意外災難,惰遊的固得不到生活所需,就是平日很勤勞的也被水一沖而盡,失其生活了。所以這就超於平常勤勞而獲的道理之外,不但不應責罰他,反需要超於災難以外的力來救濟他。這種救濟力,不在被災難的人,是在救濟的人中。可見可思議因緣力所生果,雖很實在明確,但不能包括一切因緣生法。所以進一步要說明不可思議因緣生果的理。依佛法法相中,說有五種不可思議力:
 
  一、定力──三昧力──不可思議:若有人造了定業,依可思議力當然不可轉,但依三昧加持力,就得解脫。不過、定業有淺深不同,七地以前的菩薩,及聲聞、辟支佛、人、天、的定力,都很有限,雖已有了不可思議的定力,可轉變境相而未必都有實用;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得了定自在力,由定力可轉變一切,如可使水轉成火,地轉成空,一切害人的工具可轉成益人的工具,地獄苦境,依定力加持可成清涼,業報逼迫可成安樂,這所變的境,不但只有相,並且還有實用。
 
  二、通力不可思議:通、是定慧所起的用,在八地以前,定力與通力有區別,由定力所變的相,沒有實用,由通力所變的可有實用。到了八地以上,定通力就一致了,都可起實用。通力的不可思議,可舉世間極明顯的例來說明,如催眠術的精神治療,他對於病者也不用藥,只是由兩心寂感發點靈通力,使病者的身心受他支配,於是病者可癒。這種不用藥而治病的,就是不可思議的通力發端;平常以藥治病者,就是可思議的因緣力。
 
  三、借識力不可思議:在阿賴耶識中,本含藏無漏種及三界、九地有漏種,若欲界有漏種遇因緣生起現行,而得欲界異熟識,於是根身、器界都是欲界系,都是欲界異熟識所變現的,所見所聞都是欲界的,不能超欲界之上。但若由定或通的不思議力的勝增上緣,可藉使阿賴耶識中的色界、無色界種或無漏種生起現行,身雖在欲界,就可以藉用色無色界識以變現色無色界境;或借超過色無色界識以變現出世境。且在上界也可藉下界識了下界境,如色界二禪以上常在定中,前五識不起現行,但要了知欲界時,身雖在二禪,可藉欲界識了欲界境。這種借識的理,可直通到佛,佛可藉異生的識,使異生知佛心中的事。如佛有日在一山中,曾使彌猴知佛心中事。由不可思議的借識力,就不受可思議之識拘縛了。
 
  四、善法力不可思議:諸佛、菩薩、一切三乘聖者所成的無漏功德法,等流的經典,或佛遺留的威儀、戒律、袈裟、舍利等,這些都名善法。這一切法就是佛果所成就無漏功德法身的均等流類,就是佛的等流身。所以乃至披一縷的袈裟,就可消災增福;若誦經典,或供養,或佩帶身上,就可免種種災難,成種種功德。乃至如法華經上說:若讀誦法華經,就可得六根清淨:眼可見三千大千世界色,耳可聞三千大千世界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就在他身上。由不可思議的善法加持力,就可發生這種不可思議的功用。這怎麼是可思議因緣力所生果能比的呢?善法力所以這樣殊勝的,就是在真實懇切的信心,完全仗他力,全盤的信任他,依他力就可得救。如千斤的石頭,投在水中就會沉下去,但放在船上就可渡河,甚至於過海了。
 
  五、願力──誓願力──不可思議:就是由心力集中所發生的極誠摯得意志力。如念佛的人之發願往生,當時發願,使心力集中在往生的誓願,積久純熟,成就為習所成的誓願力,由此誓願力所成功用,可以發現異乎尋常可思議因緣力所生的果。如古時有二國王相爭,一王打敗,於是他集中心力,立誓發願要作琰摩王,要制罰他的敵人。由他這種強的誓願力,果然如他的願,就成琰摩王了,可見願力的不可思議。
 
  總上所說五種不可思議力,前三力是三乘聖者或成就禪定的人所有的,我們要想成就,也還要有相當加行,到了相當的程度,才能生起作用,這在一般人,似乎尚談不到。但善法力和願力,是人人可得到的,不必要問用功的程度的。如現在聞釋迦牟尼佛所遺留的經典中說:西方有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誓願力所成的,他這世界是為攝受十方發願往生的眾生而設的,果真信佛的所說,信有彌陀願力所成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善法力。既知他這世界是為攝受十方發願往生的眾生而設的,所以只要信了佛的善法,誓願依阿彌陀佛的願力以往生,就能得往生。
 
  既這樣容易,為什麼其他的經中說:要修到地前四加行的菩薩,成就定慧,入初地時才能往生淨土呢?那是就可思議因緣力所生的果而說的;若就不可思議力來說,就不然了,雖沒有成就善根的,只要信善法力,同自心中懇切的願力,就成了善根,就可與阿彌陀佛願力相感通,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的,就成為自己的願力所成的,極樂世界就有了分。現在舉個很普通的例來說明,如有一個富翁,他立有一個遺囑,說他所有的財產,幫助全世界六根殘缺的廢人。這時若有人是已殘廢了的,那麼這人就有享用富翁遺囑財產的分了。發願往生極樂的人,就有了極樂的分,亦復如是。
 
  以上所說的善法力和願力,與普通說的念佛法門三要素:信、願、行,也不相違。依善法力就是信心,發願往生就是願力,信願真正確定堅固,那麼無論行的淺深,都能往生不過行的深,品位高就是了這念佛往生,是由不可思議因緣生果力建立的法門,所以是最殊勝的。一般念佛的人,要明白這種念佛的根本道理,然後再發心念佛,才不致受任何異說動搖。
 
文摘自彌陀淨土法門集
--轉貼自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虛大師(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諦閑大師語錄――淨修編-1


論說
 
真信切願一心念佛為淨土法門之最要論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功德。總出心源。一切逆順苦樂生死涅槃。離此心外。無片事可得。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念佛求生淨土。亦復如是。是心想淨土。是心是淨土。經云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維摩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如其心淨。則佛土淨。此之謂歟。
 
  今之淨土法門。無論緇素男女。老幼尊卑。誰人不知念佛。詰其何用。則曰修來世。或言生西方。若如是。豈全無信願。無信則安肯念佛。無願則不言生西。既有念佛之行。並有信願之心。理宜千修千生。萬修萬生。經云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今人念佛。至於臨命終時。求其決定往生。千萬人中。難得一二徼幸者。何所以耶。究其病根只在信欠真。願欠切。念佛欠一心耳。當知過在己躬。非法門咎也。故今摘取古人用心相應之語。以為十方緇白之勸。
 
  靈峰旭祖曰。夫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是深信切願力行為要耳。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一心不亂。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人。不可不知。是知信願行三。實往生淨土之資糧也。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譬喻世人遠行。必要資糧預備。如百里之程。便要一日資糧。設千里之遠。不備十日資糧。必不能到。此則人所共知者也。求生淨土。亦復如是。無足疑矣。
 
  言真信者。如截流大師云念佛一法。須具真實信心。苟無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祗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當受樂時即造業。既造業已。必墮苦。正眼觀之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僅差一間耳。如是信心。豈是真實。所謂真信者。
 
  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我雖昏迷倒惑。覺性未曾失。我雖歷劫輪轉。覺性未曾動。故曰。(莫輕未悟一念迴光。)便同本得也。
 
  第二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性雖無二。位乃天淵。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受苦無量。所謂法身流轉五道。不名為佛。名為眾生矣。
 
  第三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之佛。既(是心)性無二。自然感應道交。如磁石吸鐵。無可疑者。所謂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矣。若具如上三種真信。雖一毫之善。一塵之福。皆可迴向西方。莊嚴淨土。何況持齋秉戒。放生布施。讀誦大乘。供養三寶。種種善行。豈不足充淨土資糧耶。唯其信處不真。遂乃淪於有漏。故今修行。別無要術。但於二六時中。加此三種真信。則一切行履。無煩改轍矣。
 
  言切願者。如堅密法師曰。淨土持名之法。有三大要焉。
 
  一者六字弘名。念念之間。必須具足欣厭。如出獄罪人。奔托王家。步步之間。欣厭具足。是故萬緣之唾不食。眾苦之忍莫回。高置身於蓮華。便訂盟於芬利。蛆蠅糞壤。可殺驚慚。
 
  二者參禪必不可無淨土。為防退墮。寧不寒心。淨土必不可入禪機。意見稍乖。二門俱破。(若夫余宗。在昔之時。不必改弦。但加善巧迴向。在今之時。祗可助行。必須淨業專修。冷暖自知。何容強諍。)
 
  三者一句彌陀。非大徹不能全提。而最愚亦無少欠。倘有些子分別。便成大法魔殃。只貴一心受持。寧羨依稀解悟。乞兒若見小利。急須唾棄無餘。棒打石人頭。撳撳論實事。
  
  以上三要。頗切今時。言一心念佛者。持名法門。貴在專一其心。無間無雜。非必以多念快念為勝也。先須覷破世情。了知三界皆苦。無一可樂。撇去愛念。放下塵緣。然後提起佛名。不緩不急。密密持去。高聲低聲。各隨己意。四字六字。俱屬無妨。出口入耳。記憶分明。名號字句。心中歷歷。乃至穿衣吃飯。坐立經行。這句洪名。綿密不斷。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亂。亦不昏沉。如是念佛。可謂事上能一心精進者矣。
 
  若能體究法皆如。心佛不二。所謂能念是心。所念是佛。離能念心。無別所念之佛。離所念佛。無別能念之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如是乃至生佛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淨穢苦樂。欣厭取捨。煩惱菩提。生死涅槃。悉皆平等。無有二相。一道清淨。不用勉強安排。但自如實體究。體究之極。與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穿衣吃飯。總是三昧。嬉笑怒罵。無非佛事。一心亂心。終成戲論。二六時中。覓毫髮異相。了不可得。如是了達。可謂理上能一心精進矣。前一心似難而易。後一心似易而難。但能前一心者。往生可必。兼能後一心者。上品可階。然此兩種一心。皆是博地凡夫邊事。凡有心者。皆可修學。行者若能策進身心。精勤努力。近則七日內。遠則一生中。常作如是信願。常修如是行門。臨終華台穩取。必不在中下品矣。但辦肯心。必不相賺。

念佛一句話-1

在這兒收集有關學佛的一些話語,看到每一句都要加以圓解


  1.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2. 善惡凡夫,得生報土,唯依本願,稱名念佛。--善導大師
  3. 讓人們能真切念佛的訣竅,就是一個「死」字。這樣念佛才有緊迫感、有懇切心。用這種心念佛,必定往生淨土。--諦閑法師
  4. 夫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是深信切願力行為要耳。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一心不亂。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靈峰智旭(蕅益大師)
  5. 能念是心。所念是佛。離能念心。別無所念之佛。離所念佛。別無能念之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如是乃至生佛不二。自他不二。依正不二。--堅密法師
  6. 念佛一法。須具真實信心。苟無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祗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當受樂時即造業。既造業已。必墮苦。--截流大師
  7. 四料簡云:「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當來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箇人依怙。」--永明延壽禪師
  8. 欲無煩惱須學佛,知有因緣不羨人。
  9. 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0. 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亦分離,人情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11. 苦、空、無常、無我。
  12. 四念處!念是能觀的智慧,處是所觀的境界。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
  13. 圓瑛大師說:真雖本有,不方便顯之,則終不能見;妄雖本空,不方便破之,則終不能空
  14. 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15. 各人痛苦各人當,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業報各人受,各人吃飯各人飽。
  16. 真性也是萬古常存,不會隨事物現象的生滅變化而生滅的。這就是耀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存的真理。
  17. 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18. 有智慧的人,能見到深遠的因果,克服瞋心,多行忍辱。能忍惡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災難之禍。忍是大海中的舟航,能度一切苦難;忍是病者良藥,能救垂危的病人。

修身、學佛-網站、資訊連結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佛法不在寺廟,在經典--

  1. 佛陀教育基金會--佛法基礎、佛經、百喻經選輯、各宗祖師傳記、放生文集
  2. 夏蓮居老居士網路專集--淨土佛經(無量壽經)各家講經解
  3. 般若文海--佛經、經解、菩薩、影音、健康文集
  4. 報佛恩網
  5. 生命電視好書推薦--
  6. 群書治要專題網站--
  7.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8. 佛陀教育(淨宗學院)-- 學佛問答
  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10. 佛教圖書館 → 故事寓言
  11. 七葉佛教書舍
  12. 淨土宗 

  1. 弘一大師專輯 
  2. 印光大師專輯 
  3. 虛雲和尚專輯
  4. 太虛大師著作
  5. 廣欽和尚專輯
  6. 蕅益大師全集
  7. 淨空法師專集
  8. 印順長老
  9. 李炳南老居士 
  10. 李炳南居士專集 雪廬老人專輯雪公專集 雪廬全集 
  11. 夏蓮居老居士專集
  12. 禪宗祖師
  13. 淨土祖師wiki 
  14. 淨空法師師承 
  1. 基本佛學
  2. 竹窗隨筆--蓮池大師
  3. 萬善同歸集--永明延壽禪師
  4. 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
  5.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
  6. 禪門公案 
  7. 佛典故事
  8. 祖師法語
  9. 菩提心旅
  10.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1 (念佛、佛學、家庭……),學佛問答2
  11. 淨空法師講述--〔公案〕〔故事一〕〔故事二〕〔故事說法
  1.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文字 〕1,靜思晨語。法譬如水〔文字 〕
  2. 淨空法師講經〔影音+文字〕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文字〕
  3. 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註〔影音+文字〕1~578集下載影音+文字)2011講
  4. 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註〔影音+文字〕1~179集下載影音+文字)2012講
  5. 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1-600集)〔影音+文字〕下載影音+文字)2010講
  6. 古大德著作--各種經典講解〔文字〕
  7. 各法師淨土法門開釋〔文字〕 

草露風光不久長--靜思晨語(轉貼)


時光不斷消逝,我們要把握時間,不要等閒空過,常常說一句話,人生到底有多久呢?草路風光不久長看看露水映照陽光雖然很美,但是瞬間它就消退了,所以不多久,計較什麼呢?人生無常就在呼吸間,我們莫等待時光過去人老去時,莫仗少壯有餘年,不要以為我還年輕,我還有很多時間,沒有了。
 
其實我們的時間過得很快,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不只是把握時間,身體力行去精進。
人生無常呼吸間
如同草露風光不久長
莫待年華人老去
莫仗少壯有餘年
空過時光後悔遲

  

就如《阿含經》中,有這麼一段故事,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波斯匿王經過佛陀所住的精舍,他覺得離得不太遠,來,我進去精舍先禮佛,結果佛陀看到波斯匿王來了,大家互相問安,國王向佛陀禮拜,就坐在旁邊,佛陀就說,如何,國王今天進來?看你好像很疲倦,全身怎麼都是灰塵?波斯匿王就說,很累。
 
為什麼 累呢?他說,在城裡有一位很富有的人,這位富有長者他往生了,往生之後他只有一個人,所以我和去沒收他的財產,去點收,把他的財產全部歸入公庫,佛陀就 問,有多少財產?難道都沒親人嗎?怎麼會讓國王,去點收得這麼辛苦?他說,這個人,他光是黃金就有八萬多兩,其他的寶石等等是無法計算,這樣細細計算了整 天的時間,他的田地有千畝,很多。

 
但是這個人本身,他的生活很淡泊,他不肯奉養父母,他覺得要守護財產不容易,增加人口實在是增加負擔,所以他從年輕時代,對父母刻薄,父母不要和他共住,所以就棄養在外,這是他年輕時代,父母後來就過世了。

 
再來,有妻有兒,但是對妻兒很刻薄,妻兒也無法忍受他這種,如此刻薄的人生,所以也離開,遠離他而去,對他的奴僕更刻薄了,所以當他病倒時,也沒有人要在他身旁,也是遠離他而去。

 
他自己本身,不只是對別人刻薄,對自己也一樣很刻薄,所以他穿的衣服非常單薄,冬天沒有中衣棉服,沒有較厚的衣服,甚至所穿的衣服不就是百衲,補了又再補的 衣服,自己的生活,非常非常刻薄自己,但是留下來的這些東西,已經無人繼承了,所以就是要充公於國庫中,我就要親自去點收這些東西。

 
佛陀聽了就覺得,這叫做人生顛倒,有財有力,自己不肯受用,對父母不能盡孝道,對妻兒不能盡責任,對奴僕不能疼惜,對自己如此刻薄,這種人生有財有力等於沒有,現在孤魂獨逝了,全沒有一點為自己開的一條路,所以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地獄、餓鬼道。

 
波斯匿王聽了,是的,這就是平時佛陀對大家的教育,人生苦短,到底為自己留那麼多財產,做什麼呢?一生還不是那樣消逝過去了,到底這個人他將來何去何從?佛 陀就說,相信因果,他在人間是如何生活度過的,將來他的人生就是那樣受報,波斯匿王十分慨嘆,所以他更加虔誠,覺得應該要多造福。

 
這就是說,人生到底有多久?是不是我有錢,我就能長生不老嗎?是不是我們年輕,永遠都不會老嗎?所以年輕我們才更要用心,理智清楚了,力量有了,應該要多付出,這就是人間,人間說百年,只不過四天王天的二天,若是忉利天才一天而已,所以說來,我們年輕的時間,只不過像每一天所看到的,草花葉子上面的露水,這樣的時刻而 已。

 
所以,我們要時時對時間要多計較,對我們自己如何付出,就要精明一點,不要有錯誤,把時間用在錯誤的方向,有時候時間用在錯誤的方向,想要自拔、回頭,那就是苦海茫茫,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

 
來,看這段懺文說:
眾等切莫自恃盛年
財寶勢力
懶惰懈怠
放逸自恣

這 段文字和我們上面所說的,不謀而合,我們不要仗持我們是成年,我們是少壯,我們還有很多時間,不要這樣想,財寶勢力,我們也不要仗持財寶勢力,等到我們雖 然很有錢,無常一來,一旦生病了,是不是很好的醫療,對他有幫助呢?醫療也是有一個極限,大自然的法則,什麼人都沒辦法,千金難買、萬金難留

 
所以說來,人生這種大自然的法則,我們要好好珍惜,健康時要做對的事,把握時間,所以我們怎能長年累月,這樣「懶惰懈怠,放逸自恣」,放縱自己呢?不懂得好好為自己鋪一條路。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利用這個身體。接下來再說:
死苦一至 無問老少
貧富貴賤 皆悉磨滅
奄忽而至 不令人知

這段懺文就是說,死相現前時,在那分病,奄奄一息這之間,氣尚未盡,真的是很辛苦,自己也是很惶恐,在這種氣還沒有斷,有很多形相現在他面前,是地獄的形相,或是餓鬼的形態,或是畜生浮現在面前,有的還沒斷氣之前,就被很多惡道現前在他面前,這樣子拉扯,到底要往哪裡去?很惶恐、很害怕,所看到的境界現前,都是非常惡劣的地方。

 
記得我們開始,在精舍還有打佛七那時候,有一位委員的女兒往生了,這個女兒是抱養來的,但是比對親生的她更疼惜,也很乖,所以嫁到很遠的地方,這個女兒也是常常回來孝順父母,有一次才四十多歲時,有一天突然病倒了,病得很重,當時就要從南部來到北部開刀,要把她推到手術室那當中,她對她女兒說,你一定要念佛、你一定要念佛,要很虔誠念佛,拿了一個小小的念佛錄音機,對護士說,拜託、拜託,你這小小的東西,你要記得放在她 的頭旁邊,麻醉之後一樣讓它有佛號聲,那個小小的念佛機,放在她的耳朵邊,就慢慢把它推進去。

 
麻醉了,她好像很掙扎、很掙扎,要推進去時,那時她 就一直哀叫,開刀之後出來,她對她的媽媽說,她說,我好痛苦,我記得那時要推進開刀房時,媽媽叫我要一直念佛,一直念佛,我心中一直在念佛,但是你可知道,外面的境界很多血淋淋,雞鴨很多,都一直在啄食我,我好痛苦,我好害怕,看過去滿滿都是雞鴨,這樣說完之後,一直哭。

 
對她的媽媽說,我嫁過 去,我的公婆在鄉下,他們很愛吃雞鴨,就養了一大堆,每天我都要殺,這就是桌上不能缺少的菜,所以得要自己殺,所以是不是這些東西,已經都來向我討命,我很害怕,我很痛苦,媽媽就對她說,這就是妳的業,妳過去就是這樣,嫁過去這二十多年的時間,很辛苦,妳現在已經是這樣,您要虔誠念佛。

 
開刀之後,是不是這樣就健康起來呢?沒有,之後開始一直拖一直磨,每一天每一天,她一直堅持要念佛,心一直很虔誠,因為他的媽媽很虔誠信佛,阿嬤也是虔誠信佛,所以病來磨時,他對念佛非常堅持,一回我也去南部,她的媽媽也在那裡,所以我順便就去看看她,拉著我的手,對我說,師公,我過去損害很多生命,雖然我也很孝 順,只是我做了這麼多傷殺生命,這個業補不了是嗎?

 
我就說,孝順父母、公婆,這是應該的事,這就是福,但是你所孝順的是日常生活,當然是你做人的本分,這有福但是你傷殺的是生命,生命是平等的,不論牠是動物,他是人命,其實同樣都是生命,所以多生的業報,不如一生受完。

 
這樣子,她說,這樣我知道了,這樣我很甘願了,我既然一、二十年的時間,無法去算數,每天的桌上都是生命在那上面,所以我已經做了,所以我甘願受,這已經拖磨很久了,所以後來往生了。

 
在她要往生之前,那時我們在規劃要蓋醫院,所以她手裡就拿著,她媽媽給她的嫁妝,那些金子就給師父,說,我應該要多造福,對不對呢?我不用再留給女兒了,我對我的女兒是很用心教育她,但是有形的物質,我不能再留給她,所以給師公,幫我拿去蓋醫院。

 
這段故事,我們能知道,「死苦一至,無問老少」,無論他年紀多少,就是時間若到,業若盡時,無論他是貧或富貴,或是貧賤都一樣,你造的業沒有人能替你擔,所以自己自作,就要自受心要常常培養放下,無論這一生如何,我們都要看得開,過去沒有結那個緣,這輩子不會得這個報

 
所以說來,人生生命不斷都在磨滅中,因為時光不斷消逝,生命不斷磨滅,壽命一直短了,什麼東西留住,就是業,業在身上留下了,所以奄奄一息,這是時間若到 了,「不令人知」,別人都不知道,我們自己,就是那個境界現前時,真的是自己精神上在受苦,再折磨,不只是病痛在折磨,那種心靈恐懼的折磨,不是別人能知道的。
所以:
人命無常
喻如朝露
出息雖存
入息難保

一口氣出去,是不是能再進來呢?不知道,所以說來,人生生命好像朝露而已,我們還計較什麼呢?業相現前時,有時要表達也很困難,那時還沒有斷氣時,那種精神的痛苦折磨,活生生就墮地獄了,很苦。

 
不過苦若甘願受,那個業才會消,所以說,草露風光不久長,人生無常呼吸間,莫待年華人老去,莫仗少壯有餘年,各位,這段文跟大家分享,要好好多用心。

  
--轉貼自〔靜思晨語--20100223草露風光不久長〕 ,與您共勉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草露風光不久長 toutube-1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草露風光不久長 toutube-2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草露風光不久長 toutube-3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淨空法師墨寶選-1

《法譬如水》心靈冥途陷泥沼(轉貼)

--轉貼自 靜思晨語--20130215《法譬如水》心靈冥途陷泥沼 感恩!

【證嚴上人開示】
一切唯心識,我們的心靈世界,是在黑暗中呢?還是在光明呢?是在清淨或是在污濁呢?這全都是一念心

 
所以這一念心,我若是沒顧好,心若受到污濁,那就是成為心靈冥途,方向就迷失了,深陷泥沼不能自拔,求救不得,無人能助,劇苦叫喚無人能聞,這是要對大家說,我們的心如果黑暗了,如此我們的方向全都會迷失

 
世間處處是陷阱,就像在原始山林,處處都是險路,說不定在山林中有溪,是什麼溪呢?是泥沼,完全都是泥土,就是黏土,長年累月,無論什麼東西踏進泥土中,慢慢就一直陷進去,何況若是人,踩入泥沼中,就是這樣一直陷進去。
這和水不同,人若是跌下水中,只要懂水性的人趕快游,去救他上來,還有希望;泥沼,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凡是接近的人,必定都一樣是陷下去。
這種深陷泥沼,就是因為他的路偏差了,不知道路的方向,所以才會陷入泥沼

 
不只是不能自拔,還求救不得,一直叫一直叫,人卻一直陷下去、一直沉下去,如何求救都沒有人能夠幫助他,因為每個人走到那裡,都是和他一樣,也是同樣會被黏下去,同樣會一直一直沉下去,所以到了這種時候,就算有人要救他也不可能,這種形容很辛苦,真的是劇苦叫喚無人能聞,尤其是很哀叫。
人一直一直被黏住,一直往下沉下去,看到的人無法幫助,或是在其他的苦難,心靈已經不斷叫喚,說不定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聽到,儘管他怎麼叫都沒辦法,為什麼這麼苦?為什麼呢?怎麼會人家沒辦法可以救他?為什麼內心的掙扎,心聲的叫喚沒有人聽得到,這都是心靈地獄

 
有時我們會說,有事情說出來,我也能輔導你,其實我都知道,我也自己都都知道,你不必說,我都知道,道理全都知道,所以我自己無法跳脫出來。
這就是明知前面是黑暗的,有人告訴我們那是黑暗的路,那是錯的,那個地方很危險,明明知道,他無法自己回頭回來,還是由不得自己向前走,儘管有聲音告訴他,不能去,他還是向前走,這就是我們人的心理,真的是明知故犯

 
所以人生苦在哪裡呢?苦在這種明知故犯,不能自愛,這種人就不能自拔,我們自己不懂得自愛,自己要走入黑暗或是泥沼,一步一步接近,這種不能自拔,這是明知故犯,聰明的人大部分都知道,就是全都知道,人家輔導他,他就是無法接受。

 
若是不知道的人,我過去怎麼沒有聽過這種話,我現在知道了,我要趕快改,他就及時回頭;這就是我們人,叫做所知障,知道很多才會明知故犯,這種心靈的冥途,黑暗的路,方向自然一直迷失掉,一迷失,到了最後,哪怕你的內心非常的掙扎,知道錯了,不過,不能自拔,儘管一直在叫喚,他叫不出聲音,別人聽不到,這種真的是心靈地獄苦不堪
心靈冥途方向迷失
深陷泥沼不能自拔
求救不得無人能助
劇苦叫喚無人能聞
如墮地獄苦不堪言

所以我們大家要把心顧好,我們人人心中都有一盞,非常明朗透徹的心燈,不要讓我們這盞心燈,自己受到無明的風吹熄,我們若是心燈被無明的風吹熄,哪怕你這盞燈還在心裡,不過,光明已經失效了;因為你的內心,一直都有無明的風,你若點亮,馬上又吹熄,這也同樣在我們的一念心。
所以我們要自愛,我們內心的燭光,我們要好好保護,讓我們自己自照前途,前面的路應該怎麼走?我們自己人人應該有方向,有自照明這個本性。
我們若是迷失了本性,就真的是心靈的冥途,就一直迷失掉,就苦不堪
我們再來看這段懺文,就是:
懺悔火坑地獄
炮炙罪報
懺悔兩石相磕地獄
形骸碎破罪報
懺悔眾合黑耳地獄
解剔罪報
懺悔闇冥肉山地獄
斬剉罪報

這些地獄你們看,火坑地獄,火坑地獄就是炮炙罪報,在火坑中,火炮這樣子射,你們所看到的整個人身,都像肉醬一樣,整個開花了,血肉模糊,這就是炮炙地獄;就像用火炮去炸開,或是去燒炸,這實在是苦不堪。
是不是一次而已?會再來,業若未盡,死而再活,活而再死,像這樣在生生死死,永遠在這種火坑地獄中,都是在這種炮炙地獄的罪報中,很苦,這難道只是在地獄這樣而已嗎?其實這離人的心並不遠。
再來又說我們還要,「懺悔兩石相磕地獄」,像兩座石山一樣,大石整個夾過來,身體整個粉碎,血肉模糊,已經沒有身體的形狀了,所以「形骸碎破」,完全碎掉的這種罪報。
還要「懺悔眾合黑耳」,很多很多的聲音,但是完全分不清,到底是什麼聲音?這可能也是真的很辛苦,這種「眾合黑耳地獄」,耳朵的疾病,聽什麼聲音都聽不到,但是什麼聲音都很吵鬧,這種真的是很辛苦。
我們有時候也會聽到有人說,我都聽不到,為什麼聽不到?耳朵裡很多聲音,很大聲、很大聲,也有這種疾病,在人間還說有疾病如何治療,在那裡根本是一種罪報,在地獄中,那種眾合黑耳,非常痛苦;這也是一種地獄,這種不是以言語可以形容。
這種眾合黑耳,我們要如何去形容?不如來形容在我們人間,人間有的人,好的話聽不進去,不好的話撿一堆,非常雜音,都是有害身心,這些語言,他會跟著它一直走,從前的人說,人的話聽不進去,鬼叫的就一直走過去,這就是眾合的聲音。
這種眾合的聲音,不是我們所要的,本來我們都很清淨,本來道理在我們的內心,但是我們讓自己的心地黑暗了,我們自己明朗的方向偏差了,有人在指引我們時,卻是另外一股力量、聲波,又這樣把我們引誘過去,這都是「眾合黑耳地獄」,很複雜的聲音,來引誘我們去造很多的業,所以我們就要墮入這種地獄。
又是「解剔罪報」,這種要自己提高警愓,但是就是無法提高警愓,因為有眾合黑耳地獄,很多複雜的聲音,就是無法提高我們的警覺。
還要懺悔的是,「闇冥肉山地獄」,很黑暗,山是肉疊起來的,人與人之間,是不是不乾淨的心,這是不是肉山呢?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那種色淫的欲念如果很重,其實永遠都是在肉山地獄中,色欲的刀是很危險,放在我們頭上,若稍一閃失就是傷殺很大。
這重重疊疊的肉山地獄,這種是「斬剉罪報」,這把刀永遠都在頭上,這種色欲一定是犯淫,淫就像兩顆石頭一樣,在那裡磨擦,到最後也是不成形,本來我們都有清 淨的本性,就是一念無明起,所以一切的穢濁,都一直招惹到我們身上,所以一失人身就萬劫難再,地獄就不斷循環下去,這實在是很苦,還有嗎?還有,地獄後面 還很多,還要再:
懺悔鋸解釘身地獄
斷截罪報

這都是身的受苦,我們若走進醫院裡,有多少人截 肢,或是要釘釘子,這在人間就有這麼多,我們看得到的,其實地獄不只是這樣,人間看得到的是為了治療,為了救他,地獄根本無人可救他,只有刑罰,沒有救, 所以這種「鋸解」,把整個身體解體,再用釘子釘下去,這種「斷截罪報」,一塊一塊斬斷,一塊一塊釘,這種斷截的罪報,還要再懺悔:
懺悔鐵棒倒懸地獄
屠割罪報

整個拿鐵棍來打他,然後把它吊起來,用像我們的竹竿,他們用鐵棒,把他吊起來、把他掛起來,倒懸,顛倒著吊;我們若說到七月,叫做「解倒懸」,那就是劇苦了,要救地獄的眾生,叫做解倒懸,看要如何讓他這樣顛倒吊著的,能解放下來,可見這種地獄非常痛苦。
「屠割罪報」,不只是把他顛倒的吊起來,還慢慢殺他、慢慢割,真的是苦不堪,還要:
懺悔焦熱叫喚地獄
煩冤罪報

這種焦熱,非常熱惱,沒辦法,周圍都是火,無論是鐵柱鐵床等等,或是周圍鐵城火燒,這樣叫喚都是非常辛苦,讓我們自己內心,有一句話形容,心狂火燒,這也是一種地獄。
總而言之,這些地獄還有:
大小鐵圍山間
長夜冥冥
不識三光罪報

這就是表示,我們人生心地黑暗,各位,心地黑暗,這種冥途方向迷失,深陷在泥沼中,不得自拔,不只是不得自拔,求救無人能助,甚至劇苦一直叫喚時,也沒人聽 得到,這種苦,這種折磨我們應該時時提高警覺,不要到了眾合黑耳地獄,人家怎麼對我們說,我們還是沒有警惕的心,偏偏往黑暗的泥沼,一直墮陷下去,那就苦不堪。
所以我們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人生哲理名言集(轉貼)

  •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
     
  • 當我們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時,也許恰恰是在為自己鋪路。
     
  • 朋友就是把你看透了,還能喜歡你的人。
     
  • 如果說我懂的道理比別人多一點,那是因為我犯的錯誤比別人多一點。
     
  • 地球是運動的,一個人不會永遠處在倒楣的位置。
     
  • 時間就像一張網,你撒在哪裡,你的收穫就在哪裡。
     
  • 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幸好還有差距,不然,誰還稀罕理想?
     
  • 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不想要的東西。
     
  • 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眼淚在眼裏打轉卻還保持微笑。
     
  • 問候不一定要鄭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誠感人。
     
  • 人,長得漂亮不如活的漂亮。
     
  • 同樣的一瓶飲料,便利店裏10塊錢,五星飯店裏120塊,很多的時候,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所在的位置。
     
  •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原創,可悲的是很多人漸漸都成了盜版。
     
  • 真壞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
     
  • 把不忙不閒的工作做的出色,把不鹹不淡的生活過得精彩。
     
  • 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簡單的事做好即不簡單。
     
  • 忙碌是一種幸福,讓我們沒時間體會痛苦;奔波是一種快樂,讓我們真實地感受生活;疲憊是一種享受,讓我們無暇空虛。
     
  •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
     
  • 年輕時候,拍下許多照片,擺在客廳給別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是拍給自己看的。
     
  • 當大部分人都在關注你飛的高不高時,只有少部分人關心你飛的累不累,這就是友情。
     
  • 咖啡苦與甜,不在於怎麼攪拌,而在於是否放糖;一段傷痛,不在於怎麼忘記,而在於是否有勇氣重新開始。
     
  •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
     
  • 人生的冷暖取決於心靈的溫度。

--轉貼自【 人生哲理名言集 】 網路文章分享

八天與八年 --吳若權(轉貼)

前言 

  在工作上,我跌倒過,痛過,也疲倦過,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愈是這樣,我愈發現自己真的很愛這個工作。拿愛情打比方,當你喜歡一個人的優點,也喜歡對方的缺點,才能愛得比較久。就職屆滿一個星期之後,他向主管提出辭呈。他的主管是一名女性,在這個行業中的資歷相當深,每天做重複的工作,卻樂此不疲,讓他不解。「起初,我以為我是很有興趣的。工作一個星期以後,我才發現我對這個工作一點都沒有興趣。」他說得理直氣壯。「我該恭喜你,至少你才做了八天,就發現你對這個工作不感興趣。」她感觸萬千地看著他,雖然有點失望,但不忍心責怪。

內容
工作要越做越有趣
 

  幾天前,他來應徵的時候,興致勃勃地表現出他對這個行業的熱愛,一副「不入此行,終身遺憾」的豪情壯志,她因此而格外看好他。

  缺乏經驗,沒有關係。熱誠,才是年輕人最大的資產。基於這個理由,她很快說服自己,也說服了高階層主管。沒有想到,三分鐘熱度的遺憾,竟發生在他的身上。該怪自己看走眼,還是要怪年輕人太莽撞?

  「說真的,我很想知道,妳怎麼能夠在這種工作上熬了這麼久?」臨走前,他誠懇地問。「八年。」她斬釘截鐵地說,如同內心對自己的肯定。「我做這個工作,做了八年。而且愈做愈覺得有趣。」「八天。我做不到八天,就覺得無聊死了。」他坦白承認。「我不清楚你的狀況,到底是因為判斷錯誤入錯了行,還是碰到少許挫折之後就退縮?也許,只有你自己能回答自己。不過,如果你真的覺得這個工作不適合你,我真心地恭喜你,沒有在這裡浪費太多時間。

  有些人,做了半輩子,結果一事無成,才發現:原來,自己從來沒有喜歡過這個工作。就像有些人,結婚幾十年,才發現從來沒有真正愛過對方,這種感覺是很可怕的。」

全心投入和接受挫折的勇氣  

  聽了她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回應,他有些感動,於是打開心門,誠懇地向她請教,「難道這八年來,你從來沒有放棄的念頭?」

  「沒有。說真的,沒有。」她回顧既往,以十分感懷的語氣說:「我跌倒過,痛過,也疲倦過,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愈是這樣,我愈發現自己真的很愛這個工作。我還是要拿愛情打比方,當你喜歡一個人的優點,也喜歡對方的缺點,才能愛得比較久。」
 
  「也許,我熬過這八天,就會熬到八年。」他說。「可惜,你熬不過這八天。」她說完一笑,送他離開辦公室。

  從八天到八年,是一段遙遠的路。從開始的自知之明,到最後的堅持到底,需要的不只是熱忱,還有全心投入的努力和接受挫折的勇氣。

  愈來愈多經理人跟我抱怨,「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究竟要的是什麼?」
  
  也有很多朋友問:「怎麼樣才會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

  我想,唯有多做、多嘗試,才能發現自己到底適合什麼。不過,話說回來,有些興趣是天生的;有些興趣是靠培養出來的。天生的興趣,幾乎不必別人指點,就會很明顯地表現出來。而靠後天培養的興趣,則需要時間與耐性。

  興沖沖找到一份工作,最好至少做滿一年,不要輕易放棄。除非,那個環境差到令人待不下去,不得已之下才離開。但是,就算是很無奈地必須提早離職,你必須學到教訓,了解自己為什麼那麼快就想離開。當初公司給你聘書時,哪些地方沒有考慮清楚、沒有問清楚,就隨便答應要來上班。徹底檢討原因,不要再重蹈覆轍。否則,不停換工作,將來履歷表上的紀錄很不好看,每個新老闆想錄用你時,都會有顧慮。

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所謂的「三分鐘熱度」,常發生在過度天真的人身上。他們往往只看表面,不重實質;或只貪圖好處,不接受缺點。喜歡閱讀的人,不見得適合當文字編輯。愛喝咖啡的人,不見得適合開咖啡館。畢竟,享受成果和努力付出是兩回事。

  那些每天羨慕別人婚姻有多麼美滿幸福的人,自己卻不肯好好做感情的功課,只會怨嘆自己時運不濟、遇人不淑,到頭來還是只有在旁邊乾瞪眼的份。

  高居全球首富榜首多年的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茲先生,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我十分認同。

  一個人能夠及早發現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並且將興趣培養成為專長,是一種揮灑自我到淋漓盡致的人生幸福。
  
  而這種幸福,只會屬於勇於嘗試、不輕言放棄的人!
 
【版主曰】
你願意堅持八天還是強忍八年呢!?
在許多情況下有不同的見解~親愛的朋友,你的看法呢?

--轉貼自八天與八年 --吳若權

竹子哲學(轉貼)

竹子不會因為被風吹過,就永遠直不起腰來 ....

有一位在戶政事務所擔任櫃台受理工作的小姐,終日愁眉苦臉,幾乎可以說是得了「上班恐懼症」。
她有一個習慣,每當與洽公民眾發生爭執,挨了罵,受了氣,便在筆記簿上,寫一個小「忍」字,如果受的是大氣,就寫一個大「忍」字。
五年多下來,筆記簿裡填滿了大大小小的「忍」字,除了每天要揹負受氣的痛苦,還要揹負日漸增多的「忍」字重量,她終於揹出了病來。
一位前輩發現了她的病因,想出對症下藥的方法,「妳把之前的那本筆記簿丟掉,換一本新的,然後將每一頁分成左右二邊,左邊寫『刁民』,右邊寫『良民』。
工作時,若是遇上『刁民』,妳就在左邊寫個忍字,若是遇上『良民』,妳就把忍字給摃掉,沒有忍字可供摃掉時,便在右邊劃一個笑臉。一個星期統計一次,看看是忍字比較多,還是笑臉比較多呢?」
她照著作,左邊忍字雖然不少,但全數被右邊的笑臉抵消,並多出了許多的笑臉。她心境一轉:「原來,這個世界,令我歡喜的人比給我氣受的人還多呀!」她一掃陰鬱,立即精神起來,她向自己挑戰,儘可能不寫忍字。
來的是好溝通的民眾,她就劃下一個小笑臉:不好溝通的民眾,即使使出渾身解數,非讓對方滿意不可,然後再劃下一個大笑臉。
久而久之,筆記簿裡全是笑臉,笑臉反應在她的臉上,也輝映在她的心底,病好了,人開心了,上班不再是沉重的負擔,工作變成是一件讓人既能獲至溫飽,又可兼得快樂的喜事。誰還需要「修行」的藥丸呢?
回復笑臉的她,聽說嫁給了一位富商,介紹人正是曾讓她氣得半死,最後卻被她服務到心花怒放的婆婆。她婆婆到戶政事務所,逢人便得意的說:「現在,像這種有好臉色的媳婦,要到哪裡找呢?」

想攀上高峰,必先丟棄包袱。
邊走邊撿石頭,只會徒增氣喘

風來了,竹子的枝幹被風吹彎。
風走了,竹子又站得直直的,好像風沒來過一樣。

雲來了,在潭底留下一道影子。
雲走了,潭底乾乾淨淨的,好像雲沒來過一樣。

竹子不會因為被風吹過,就永遠直不起腰來。
清澈的潭水,也不會因為雲飄過,就永遠留住雲的影子。
同樣的,心胸寬大的人,不會因為別人兩句不禮貌的話,就颳起永遠的狂風巨浪,也不會因為別人不禮貌的行為,就在心底刻下無法磨滅的傷痕。


像清澈的潭水一樣,雲過了,不留痕跡,

像堅韌的竹子一樣,風過了,不留痕跡。

--轉貼自竹子哲學

改變一生的禮物(轉貼)

摘自世界日報羅漢中

湯普森小姐是一位小學五年級的老師,在她執教的第二年班上來了一位叫泰迪的學生,她第一眼看到這位學生就不喜歡他。泰迪不但骯髒,頭髮留得長長的蓋住眼睛,而且身上還不時散發出一股莫名的臭味。功課呢?總是落後。她試了又試,怎麼也不喜歡泰迪,對班上反應快的學生,她儘量鼓勵,對於像泰迪這樣跟不上的學生,每次批改他作業時,總是用一支大大的紅筆,心態乖張的將泰迪的錯誤,狠狠的劃了一圈又一圈。

隨著時間過去,紅圈圈有增無減,而且圈圈越畫越粗。雖然湯普森小姐沒有直言明講她厭惡泰迪,但是從其他同學對泰迪的嘲笑和輕視中,卻充份反映出老師對泰迪的憎惡。可憐的小泰迪只知道老師不喜歡他,卻不明白為什麼老師不喜歡他?湯普森小姐不曾花過心思甚至試著去瞭解泰迪,她只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潛藏著對這個無人照管、無人理會的骯髒一份強烈的恨意這份恨意連她自己都說不出原因。

時間飛快的溜過,轉眼已到聖誕節,依照習俗,所有的學生都會準備一份聖誕禮物送給老師。這一天是放假前最後一天上課,班上同學將所有包裝好的禮物聚成一堆,放在教室內的一棵小聖誕樹下,等待湯普森小姐來打開。她每打開一件禮物時,都有無數驚訝、歡喜的尖叫聲伴隨著這些送禮的孩童,和來自她自己充滿激動的謝謝聲。泰迪的禮物夾在禮物堆的中央,他是用普通裝中飯三明治用的褐色紙包裝起來的,紙袋上畫有一棵聖誕樹,樹上用無數的小紅球圍繞著,這些小球又用一些強力黏紙黏起來,上面還寫著這是學生泰迪送給湯普森小姐的字樣。

當湯普森小姐拿起這紙袋時,頓時全班肅靜無聲,默默地注視著湯普森小姐。她生平第一次感到異常羞愧,所有學生都站立著等她打開禮物。在撕開最後一片黏紙的同時,忽然有兩件東西掉落桌上,一是一個缺了幾顆細小鑽石的人造水晶鑽石手鐲,另一件是在廉價店買的只剩半瓶的香水。湯普森小姐很清晰的聽到來自孩童群中細聲耳語、竊竊偷笑的聲音,她提不起勇氣往泰迪站的方向看去。她勉強的將手鐲戴上,擠出一、二滴香水擦在耳後,緩緩的將剩下禮物一一打開。

就在此時,下課鐘響了起來,她望著學生,道聲聖誕快樂,明年見。泰迪沒有馬上離開,他等所有學生都離去時,手中捧著幾本書,畏畏縮縮的走向湯普森小姐身旁,輕輕的說:「湯普森小姐,湯普森小姐....妳身上的香水味就像當年母親身上的氣味一樣,她的手鐲帶在你手腕上真是漂亮,我很高興你喜歡它。」說完,一溜煙的飛奔出教室。湯普森小姐再也忍不住了,她跪了下來,請求上帝原諒她,身為老師,在過去的數月裡,她故意的剝奪一個幼小孩童所應得的關心和照顧。

次年開學,她為了彌補良心上的虧欠,在每一天放學後留下來幫泰迪補習功課,直到學期終了。漸漸的泰迪功課趕上班上其他同學,不需要留級重讀五年級。但事與願違,泰迪在新學年開學前要隨父親搬到外州,所幸湯普森小姐認為泰迪的學業成績已經達到某一個穩定的程度,他已有能力去應付未來任何學科的挑戰。

七年後的某一天,湯普森小姐收到泰迪的第一封信,信上只有簡單兩句話:「親愛的湯普森小姐,我只是希望讓您知道,妳是第一個知道我在下個月將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湯普森小姐寄了一張賀卡,隨卡附上一個小包裹,內附一枝鉛筆和一支鋼筆當禮物。
四年後,泰迪的第二封信又來了,信上仍只有簡單的三句話:「親愛的湯普森小姐,我希望讓您第一個知道,大學當局剛通知我,我將以班上總成績第一名畢業。四年大學不容易唸,但我還是唸完了。」湯普森小姐寄了一張卡片,附帶一個襯衣袖口上用的鏈扣當禮物寄給泰迪。時間飛逝,轉眼泰迪的第三封信來了。「親愛的湯普森小姐,我希望您是第一個知道的人。從今天開始,我就是泰迪醫生了,您覺得如何?」

我將在七月二十七日結婚,我想請您來參加我的婚禮,坐在我母親該坐的地方,假如她今天還活著的話。我已經沒有親人了,父親去年已去世了。您的學生泰迪上。」

湯普森小姐手中拿著這封信半晌不能言語,搜索枯腸不知道該送這位學生醫生什麼樣的禮物?她迫不及待的拿起筆來,立刻寫了一封信給泰迪:
「親愛的泰迪,恭喜您,您終於成功了,您的成功完全是靠您自己的努力。儘管您的身邊有無數像我和其他未曾悉心照顧您的人,您還是成功了,這成功的一天是屬於您的。願上帝祝福您,當教堂的鐘聲響起時,我會按時前往參加您的婚禮。老師湯普森上。」

感性的人,才能活得豐富;知性的人,才能活得充實

【版主曰】
今天的你,也可以改變別人的一生,一句讚美一個關心,或許是拉人一把的契機~

你今天想要關心誰呢??
--轉貼自改變一生的禮物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珍貴的價值觀(轉貼)

轉貼幾則有關價值觀的小文章與您共享~~
 
一、富翁與漁夫
 
  在海灘上,富翁看見漁夫躺著曬太陽,便責備他說:「大好時光,你怎麼不多打點魚呢?」
 
  漁夫反問道:「打那麼多魚幹嘛?」
 
  富翁說:「賣錢啊。」
 
  漁夫再反問:「賣那麼多錢幹嘛?」
 
  富翁說:「有了錢,就能像我這樣,有自由,有快樂,悠閒地在這片美麗的海灘上散步。」
 
  漁夫說:「我現在不正快快樂樂地躺在沙灘上嗎?」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像故事裏的富翁一樣,一生中都在犯著同一種錯誤:捨本逐末。我們全力追逐的東西其實正是漁夫所要摒棄的,我們追求的結果卻正是漁夫 本身擁有的。我們的一生就像老驢拉磨一樣,只是在重複地轉圈,從起點到終點,我們卻不知道起點本身就是終點。就這樣,在物欲橫流的追逐中,我們離這些本真 的東西越來越遠了。我們常常以為自己能擁有許許多多東西,其實,就連我們一雙腳踏著的那一丁點土地,也不為我們所有。
 
  淡泊的人生是一種享受,守住一份簡樸,則是一種難得的人生境界。
--轉貼自〔好讀〕楊薇【好書是一輩子的財富】(24浮華不過是一場雲煙)
======

二、法師與小偷
  
  一個在山中修行的老法師月夜歸來,碰上一個小偷正從他的茅屋裏出來。他知道小偷在茅屋裏找不到什麼值錢的東西,便脫下身上的大衣披在驚魂未定的小偷身 上,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回去呀!」望著消失在夜色中的小偷的背影,老法師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早上,老法師睜開眼睛,便看見那件披在小偷身上的大衣摺得整整齊齊地放在門口,老法師高興極了:「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我們可以想像得到聽到老法師此話時那個小偷的心情。在老法師這種寬容的無聲的教育中,小偷不是被他的錯誤懲罰了,而是被教育了。


★寬容
 
  法國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寬容是快樂的源泉,古希臘有一位哲人說過,「學會寬容,世界會變得更為廣闊,忘掉計較,人生才會快樂。」
 
  莎士比亞也曾經說過:「寬容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於會寬容的人。」
 
  昆塔斯.奧里利厄斯.希馬丘斯:「既然我們舉目共望同樣的星星,既然我們都是同一星球上的旅伴,既然我們都住在同一個天空下,既然生存之謎深奧得只有一條路才使人找到答案,那我們為什麼還總是彼此為敵呢?」
 --轉貼自〔好讀〕楊薇【好書是一輩子的財富】(25寬容代表著心智與精神上的成功)
======
三、【不堪一比】

有許多人來找禪師訴苦,都認為自己是世間最苦的人。

禪師說:“請你們把自己認為最痛苦的事情寫在紙條上。”大家立即照辦。禪師接著說:“現在請將手中的紙條與別人交換。”

眾人在交換閱讀過別人的痛苦後,紛紛發出驚叫,急忙要回了自己的痛苦。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轉貼)

《因是脫胎自雜寶藏經》第四卷:佈施

七種施因緣
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以惡眼。名為眼施。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報。

二名和顏悅色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顰蹙惡色。捨身受身。得端正色。未來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報。

三名言辭施
。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出柔軟語。非麤惡言。捨身受身。得言語辯了。所可言說。為人信受。未來成佛。得四辯才。是名第三果報。

四名身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起迎禮拜。是名身施。捨身受身。得端政身。長大之身。人所敬身。未來成佛。身如尼拘陀樹。無見頂者。是名第四果報。

五名心施。雖以上事供養。心不和善。不名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養。是名心施。捨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痴狂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是名心施第五果報。

六名床座施。若見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為敷床座令坐。乃至自以已所自坐。請使令坐。捨身受身。常得尊貴七寶床座。未來成佛。得師子法座。是名第六果報。

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捨身受身。得自然宮殿舍宅。未來成佛。得諸禪屋宅。是名第七果報。是名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轉貼自[佛] 《因是脫胎自雜寶藏經》第四卷:不用錢的佈施

大智慧過生活--聖嚴法師著(轉貼)

大智慧過生活是一本指導人生生活的好書,轉貼文字內容,跟大家結緣--


  序 -- 做人一點都不難!
  
  有人說,做人很難。這指的是做一個快樂的人不容易。因為人常 常為了外在的因素,讓心裡存在太多的情緒,例如不滿、嫉妒、比較、貪戀等。為了滿足這些情緒,可能就會說了、做了傷害別人的事,或傷害自己的事。而如果每 個人都能站在比較客觀的角度,接受別人的成就,體諒他人的難處;或面對自身的不順遂,調適自己的心理,下一步就會走得比較輕鬆。腳步輕鬆了、腳程快了,也 就不會覺得道路崎嶇了。
=====
壹.金錢的價值
  
  錢少一些,結的緣多一些,把自己的財富儲存到社會上去,這才是最可靠的財產。
  我們常常聽到寧願要錢也不要命的故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在人間也可以說是一個常態,但也是一個悲劇。有很多的人以為有了錢,一切的問題都 解決了,其實有了人,才是最安全的。錢少一些,而我們結的緣多一些;把自己的財富儲到自己的親友那裡,或者是社會上,這才是最可靠的財產。
  
  因此沒有了錢,結果得到的卻是平安。很多人不知道這樣的觀念,所以沒有了平安。我們結的緣是廣結人緣,也就是說把自己的安全,依靠在大眾彼此之間深厚的情誼上,這是最可靠的。一般人如果有這樣的觀念、心態,大家都很平安,而且也得到很多很多的支援,這個比錢還重要。
=====
貳.挫折的真義
 
  歡喜迎接挫折
  人生過程之中,如果沒有挫折,那就顯不出人生的瑰麗來。人生就是這樣子。在顛顛簸簸、挫挫折折之中過來的人,是最堅強的。拿我個人來講,我從小 開始都是在挫折當中,兩次出家,然後做學問、修行,以及到現在為止,已經過了七十個年頭,我還是經常在挫折之中。我認為這就好像游泳的時候,一個浪頭接著 一個浪頭。沒有浪頭的水游起來是不過癮的,有浪頭的水游得更好一些,因為其中充滿了挑戰的樂趣。
  
  要能夠面對挫折、接受挫折,不要在挫折面前舉手投降。應該面對、歡迎挫折,很歡喜地一個挫折一個挫折走下去,這樣挫折就不再是挫折,而且是自己的一種成就,也是自我成長的軌跡。
=====
參.因與果
  
  因跟果是同時的

  
  以現 代人的觀點來講,因果應該是同時的,種因的當時已得到果了。我舉個例子,我在美國有幾位弟子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和學生,每次他們到我們山上來做義工,砍 柴、砍樹、開路,總是自己帶了飯、帶了飲食、帶了飲料來做,一天下來他們好歡喜地回去了。我說:真是對不起你們,感謝你們,我們什麼也沒招待,而你們則替 我們做了那麼多的工作。他們卻說:感謝有這個機會,讓我們來做義工。我們平常老是為了賺錢、賺錢、賺錢,而今天就是為了奉獻而來的,所以做得非常愉快、非 常高興。
  
  今天我們來做義工,就是得到報酬,報酬是什麼?就是內心的快樂、歡喜。這種觀念讓我感覺到就是佛法。佛法講你現在種的因,事實上就是得了果,因跟果是同時的。
=====
肆.心靈環保
  
  心靈環保就是慈悲心

  
   我講的心靈環保是從自己做起。心靈環保並不是期待你要做,他要做,所有的人都要做。而是說我自己要做,自己如果沒有想要做,只是希望人家做,這一定是落 空的。我常常反省自己是否能夠提供更多的東西給人,而不是從別人那裡取得什麼東西。心靈環保就是慈悲心,這是非常重要的。所謂慈悲心,就是如何讓人家得到 福利、得到平安、得到歡喜,這就是心靈環保。
  
  心靈環保是由我們自己做起,那麼環境會因為我們自己的心是清淨的、平安的、快樂的、歡喜的,而受到我們的影響,也變成了清淨、安定、平安。這個叫作心靈環保。
=====
伍.何謂四要
  
  想要是一種痛苦的事,
  
  需要是一種快樂的事。

  
   想要和需要僅僅是一線之隔,有時候想要的,往往不是真的需要。的確,我想要很多東西,可是再仔細考慮一下,就不見得非要不可了。想要的東西得到了是很快 樂,而要不到卻很痛苦。比如說:我需要一頂帽子,也買了一頂帽子,這不是累贅。但是如果我看了人家的帽子都想要,一頂一頂的買,那麼我就要想辦法來保存、 照顧這些帽子,這就是累贅了。所以想要是一種痛苦的事,需要是一種快樂的事。需要並不是罪惡,想要可能也不是罪惡。如果說我想要,要到了以後也把它分享給 需要的人,這是他人的需要,不是我的需要。
  
  我當然可以想要,但必須在該要、能要的前提之下。什麼是該要?也就是理所當然的,應該得到的、分內的,比如:要求高薪。是不是能要?有很多人不考慮自己的能力、職位,還有整個大環境的因緣,不許可我要,我還是要,這是一樁非常痛苦的事。
=====
陸.欲望取捨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我們講人的問題,就是想要的太多,需要的並不是很多。如果想要的太多就會造成貪得無饜,而自己就變成了物質的奴隸,掉進痛苦的深淵裡去。我舉一個例子: 曾經有一個太太帶了很多錢去逛百貨公司,她看到這個也想要,看到那個也想要,衣服、化妝品她樣樣都要。她想一想之後,因為曾經聽到師父講過,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結果她一樣東西也沒有買,拿著錢就回家了。
  
  後來她把錢拿來做功德、做好事。她現在更高興,因為第一她心裡沒有了負擔,第二她做了好事,也覺得高興。
=====
柒.感恩報恩
  
  感恩就是飲水思源;報恩就是自己必須努力成長自己,然後奉獻給他人。

  
   如果一個人知道感恩的話,他就會飲水思源。能夠飲水思源的人,就好像源頭有活水,源源不斷地來,永遠不會枯竭。如果不知道感恩,我們叫作過河拆橋;過了 河,橋拆了,把自己回頭的路也斷了。我每一次吃飯的時候,人家看到我會先合掌然後再吃飯,問我做什麼?我說我在感謝。感謝什麼?感謝施主們種稻、種菜。他 們好辛苦,把稻種好之後,再布施到我這裡來,我吃了當然要感謝。
  
  如何感謝呢?我想要報恩。如何報恩呢?那我就要奉獻。這個感恩對自己是非常好的,為什麼?第一,自己覺得來之不易,就會非常珍惜自己的福報。第二,要感恩圖報的時候,自己必須努力成長自己,然後奉獻給他人,這就是報恩了。所以知恩報恩,一定是要感恩的。
=====
捌.感動
  
  欣賞別人的成就就是感動,也叫做見賢思齊。

  
   我們不會欣賞他人的成就,自己就不會感動,就變成嫉妒人家。看到人家得到了榮譽,得到了光榮或者是成就,還會酸溜溜地說:沒什麼了不起。這種人是最沒有 出息的。如果經常能夠欣賞人家的成就,讚歎人家的成就,看到人家的光榮,看到人家的好事,覺得好感動,心想這個人真是了不起,能夠這般努力,完成了這樣好 的成果,那真是好啊!這叫見賢思齊。
  
  我們讚歎人的時候,自己也希望能夠向他學習,還有我們讚歎人、欣賞人的時候,也影響其他的人來欣賞值得我們感動的事,或者感動的人。這對於生活環境來講,對自己,對當事人,以及對周遭的人都是正面的。
====
玖.處事四態度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遇到事情的時候,特別是比較嚴重問題的時候,我通常用四個態度或者四個層次來處理:第一個就是面對它;第二個接受它;第三個處理它;第四個放下它。這個 很好用。任何問題發生的時候,特別是嚴重的問題、困擾的問題,逃避是沒有用的,所以面對它是最好的。然後你面對它的時候,你要接受它。你不接受它,這個問 題還是在那裡。接受它以後,如果你用方法來處理,能夠處理的當然是非常好。但如果是不能處理的,你面對它的時候,這就是處理了。你接受它的時候也就等於是 處理。然後可能你覺得非常懊惱,心裡面忿忿不平,老是心裡邊掛著那件事,很痛苦。
  
  這時候你走不下去了,但另外一條路來了,那就應該放下。所以任何事情發生以後,你處理了就把它給放下。 
=====
拾.謙虛
  
  謙虛是從內心表達出來的,並不僅僅是嘴巴說說而已。

  
   謙虛是從內心表達出來的,並不僅僅是嘴巴上說說而已。就像山谷那樣,自自然然地低下走,不會讓人覺得高不可攀的樣子。謙虛的意思就是說:我知道的的確是 太少了,因為人往往只能夠學到自己所知道的一小部分。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長處、經驗,如果我們見到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能夠向他學習,然後再感謝他 的指導,我們就會不斷地成長。
  
  同時我們也要提供我們的所知所能,來奉獻給他作為回饋,這表示感謝,也是請教。我見到任何人都是抱著這樣的學習態度,連小孩子,我也是抱著這樣的學習態度。
 =====
結語
  
  當閱讀完以上的小故事之後,相信您得到許多人生啟發,對生活的體驗更為深刻。法鼓山誠懇地邀請您一起推動心靈環保,讓這個社會充滿祥和、寧靜,人與人在互助互諒中一起成長。
 =====
聖嚴法師的話
  
  聖嚴法師說:
  
  「環保我們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種是從物 質環境的保護,一種是正本清源從心理的淨化做起,前者是治標,後者是治本。如果從心理做起,那我們可以心甘情願地少用一些東西,少浪費一些自然資源,而且 會覺得是一種享受,而不是犧牲,從佛教觀點看,這是積福、惜福,也是培福。
  
  「我只是本著佛教的精神,依據禪的內涵,提倡愛護自然,不要以過分追求物質的享受,來提昇生活的品質。」
  
  「如果以這樣的方式來提昇我們的生活品質,那麼人格的品質也會提昇。」
--轉貼自〔七枼佛教書舍〕法鼓山智慧隨身書智慧語錄
--原網頁有「德庸」先生的漫畫,請自行點連接瀏覽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疑--人際關係上的一大障礙

  貪、瞋、癡、慢、疑五毒中,「疑」是特別的讓自己煩惱,也特別的干擾別人,是破壞人際關係的一大殺手。

 

  大家應謹慎,對「事理」可心存懷疑,求得事實真象,破迷開悟;對「人」(尤其是認識的人、朋友,更尤其是親人)懷疑絕對是傷害彼此良好關係的最大殺手

 

  多少朋友因懷疑而決裂,多少夫妻因懷疑而離異,甚至反目成仇,多少兄弟因懷疑而舉刀相向……,釀成許多原本不該有的悲劇。所以說處事要存疑,待人則要真誠,少懷疑。 

 

  對人少懷疑的方法:話不要只聽一半;和人對話,要聽清楚,有疑就要問明白;勿聽信謠言;勿「疑心生暗鬼」,看到什麼動作,就生疑心;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有信心」、「對別人有信心」,信能破疑。--當然,在目前五濁惡世(有惡人、詐騙集團)中,接觸陌生人,心也要存三分的懷疑,要用慈悲心助人,也要用智慧去判斷。

 ======

馬里奧(轉貼)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那天我一大早起來,費珞明娜還在熟睡,我拿了我的工具袋悄悄地躡出了家門,去到柏里奧利山的葛拉姆茜路,修理一隻滲漏的汽鍋。這要 花我多少功夫才搞好?自然,得要兩個小時,因為我須將汽管取下又裝上。工作完畢,我搭乘巴士和電車回到柯羅拿里街,我的家和店都在那兒。現在,算算時間 看,在柏里奧利山耽擱二小時,去程費去半小時,回來又是半小時--一共三小時。三個小時是多少時間,噯,隨它多少,那要看情形而定。這天我修理一段鉛管, 就已耗去三個小時了;而另一方面,有人還要……
  且讓我把事情順著講下去。當我轉入柯羅拿里街頭沿著街牆疾步而行時,我聽到有人呼喚我的名字。我轉身過去,那是費娣,住在我家對面的宿舍的女管事。費 娣這個可憐的婆娘,兩條腿因痛風浮腫得看來像是象腿一樣。她向我說話時直吁著氣:「瞧你今天像一陣旋風!……上街嗎?可以幫我提一下我的購物籃子麼?」
  我當即回答樂意為她效勞。便將工具袋挪到另一肩上,拿了她的籃子。於是她便拖曳著掉在她那寬鬆罩衣下面的一雙柱子般的大腿,走在我的旁邊。過了一會兒,她問我:「費珞明娜在哪兒?」

 
  「在家,」我回說:「她還會到什麼地方去?」
  「是的,我知道,是在家裏,」她說時俯著頭:「確實是的。」
  「什麼確實是的?」我問,無非是找話說。
  「確實是的……啊,我可憐的孩子,」她說。
  我開始疑懼起來。等了稍稍一會,我才追問道:「什麼又是『我可憐的孩子?』」
  「因為我同情你,」那醜陋的老怪物說,並不看我。
  「妳是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時代不一樣了?……如今的女人不像我從前那個時候了。」  「為什麼?」

  「在我從前的時候,一個男人可以毫不耽心地把他的妻子放在家裏。……他離開她之後,回來時仍舊會找到她。可是今天……」
  「今天怎麼樣?」
  「如今不是這樣了。……呃,呃,……給我籃子……多謝你。」所有那個美麗的早晨的愉快此刻一變而毒噬著我的心。我拉過籃子,說:「除非妳說個明白我才給妳。……費珞明娜跟這些有什麼相干?」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她說。「不過,凡事預先有警告才能預作準備。」
  「妳得告訴我,」我叫道:「費珞明娜做了什麼?」
  「去問阿黛吉莎,」她回說;而這次料不到她竟能敏捷地一把攫了籃子去,提著她那寬鬆的罩衣,幾乎是在奔逃而去了。

 
  我決定了下來,這時要想回店裏也不行了,所以轉而去找阿黛吉莎。幸運地,她也住在柯羅拿里街。阿黛吉莎跟我在遇到費珞明娜之前還曾許下過婚約;到現在 她還是老處女哩。我忖度一定是她捏造這種對費珞明娜毀謗的話來的。我爬上了四層樓,使勁兒用拳擂門,可是差點兒打在她臉上,因為她開得那麼快。她捲著袖 子,手裏提著一柄掃帚。見了我非常尖銳地說:「季諾,你來幹嗎?」
  阿黛吉莎是個相當矮小的女郎,嫵媚,可是腦袋稍微大了些,下巴稍微突出了些。就因為她的下巴,人家把她叫做黑桃皇后。自然,這個稱號你決不能當面叫她。但是我對她憤慨已極,於是我說:「黑桃皇后,是妳在胡說當我在店裏時費珞明娜在家做了不可告人的事?」
  她用一雙憤怒的眼睛瞪住我。「費珞明娜是你要的……現在你得其所哉了。」
  我進去一把抓住她的胳膊。但立時又鬆了手,因為她正中下懷地在瞅我。「那末一定就是妳?」
  「不是我。……我只不過轉述我聽到的話。」
  「那末是從誰那裏聽來的?」
  「吉安莉娜。」
  我沒再說什麼便轉身出來。但她制止了我,激怒地瞪著我說:「別再叫我黑桃皇后。」
  「幹嗎不,妳難道沒有一個像鏟子的下巴嗎?」我回答,一面擺脫了她便衝上樓梯。
  「像鏟子的下巴總比頭上長一雙角好些,」她傴出樓梯欄杆在我身後喊。

 
  我開始感到有點不妙了。費珞明娜對我欺騙好像不可能,只要看她在我們結合三年以來,她對我的愛是那樣無微不至。然而嫉妒這東西呀!照著費娣和阿黛吉莎 的話,這些愛的表徵此刻在我看來就是奸詐的明證。好,好……吉安莉娜是附近一對酒吧的司賬,也在這條街上。她是個陰鬱的金髮女郎,有著柔細的頭髮和磁藍的 眸子;平靜、緩慢、有心眼。我跑上櫃臺去向她低聲說:「告訴我,是妳捏造出毀謗費珞明娜當我不在時她在家私會別人的話?」
  她正在應付一位顧客。她按著計算機的撳鈕,挈出發票,也不提高聲調:「兩杯咖啡……」;接著平靜地問我:「季諾,你是對我說什麼?」
  我重覆了一遍我的問話。她把錢找給顧客之後回答我說:「季諾,你真以為我會捏造那種毀謗費珞明娜的話嗎?……我們是最要好的朋友。」
  「那末就是阿黛吉莎做她的夢。」

  「不,」她糾正我,「不……她沒做夢……我也沒有捏造它;我僅僅是轉述它的。」
  「好一個朋友!」我禁不住叫喊起來。
  「可是我也說過我不信會有這回事的?……自然,阿黛吉莎不會向你說。」
  「得了,那末是誰告訴妳的?」
  「范笙茜娜。……是她特地從洗衣店跑來對我講的。」

 
  我沒說再見便奔了出來一直跑到那爿洗衣店去,一到那兒在街上我就瞧見范笙茜娜站在裏面桌旁兩手持著熨斗在工作。范笙茜娜是個瘦小的女子,有一張貓一般 的柔嫩的臉,很黑,卻很生動。我知道她對我有著偏愛,誠然,當我把手指向她一招,她立刻甩了熨斗跑了出來。興奮地:「季諾,多高興見到你!」
  「哼,妳這賤貨,」我回道,「是真的妳在到處宣揚我在店裏時費珞明娜在家裏私通男人嗎?」
  她兩手插在圍裙袋裏兩邊搖晃著,帶著幾分失望回道:「假使她這樣,你在乎不在乎?」
  「回答我,」我堅決地說:「是你捏造這下流的謊話的?」
  「嘿,瞧你多麼嫉妒呀!」她說,聳了聳肩。「天啊,我想一個女人就不能向朋友閒聊聊哪……?」
  「那不消說就是妳……」
  「我同情你,實在地,」這個害人的女子倏地說:「你為什麼會以為我要褻瀆你的妻子呢?我一點兒都不捏造。……是阿吉妮絲對我說的;她連他的名字都知道。」
  「那末他叫什麼名字?」
  「你最好還是找她去問吧。」

 
  這時候,我肯定了費珞明娜是在欺騙我。連那個男人的名字人家都曉得了。我的並非出乎本意的想頭是:「幸而我的工具袋裏沒帶重傢伙,不然我會不顧一切殺 死她。」我實在難以相信:費珞明娜,我的妻子,會私通男人?……我去到那爿阿吉妮絲替她父親售賣香煙的煙草鋪。「兩包本牌煙,」我說,把錢扔在櫃臺上。

  阿吉妮絲是個十七歲的年輕姑娘,頭上豎立著一叢乾燥捲曲的頭髮,她的臉孔肥滿、蒼白而無血色,蓋著一層緋色撲粉,她的眼睛黑的像兩顆桂圓。我認識她, 每個住在柯羅拿里街的人都認識她。同時我也跟每個人一樣,知道她只愛錢,可以為著錢出賣靈魂。在她遞給我香煙的時候,我傴身向她問道:「告訴我,他叫什麼 名字?」
  「誰的名字?」她驚詫地回說。
  「我妻子的男友。」
  她像是駭怕地瞅著我在望;我臉上的神氣一定十分難看。「我一點都不知道,」她連忙說。
  我裝出笑容。「噯,告訴我吧,」我說;現在人人都知道了。只有我是唯一矇在鼓裏的人。」
  她對我凝視著,擺著頭;於是我接著說:「瞧這個,如果妳告訴了我,我就給妳。」一面我從袋裏掏出那張早晨修理汽鍋所得的一千里拉的鈔票來。
  她一見到錢就興奮起來,幾乎好像我是在向她談愛。她的嘴唇顫動著,迴目四下張望了一下便把手放在鈔票上,輕聲說道:「馬里奧。」
  「妳是怎樣知道的?」
  「從你住的那幢屋子的看門女人那兒。」

 
  那麼事實確是真實的了。這彷彿是在玩「捉迷藏」;現在,我已然來在我的住處裏面了,馬上就要進入我自己的那層樓面了。我離開了煙草鋪急忙跑回家去;那 只不過是幾個門面的距離,我嘴裏不住地唸著「馬里奧」;我唸這名字的時候,所有我認識的馬里奧一個個在我的眼前翻過去;送牛乳的馬里奧,賣青菜的馬里奧, 做傢俱的馬里奧,當過兵已經退役的馬里奧,肉店小開馬里奧,馬里奧,馬里奧……我們在羅馬何止有上百萬,而這條柯羅拿里街又何止有一百個。我進了我住處的 大門,直向門房跑去。又老同時又像費娣一樣有濃重的唇毛的她正叉開兩腿坐在那裏,一個暖足爐放在雙足之間,裙凹裏有一堆菊苣準備使用。我伸頭進門去問她: 「喂,是妳捏造我不在時費珞明娜私通一個叫馬里奧的男子?」
  她有點兒著惱,立時回說:「沒人捏造什麼?……你自己的妻子親自告訴我的。」
  「費珞明娜?」
  「是的,她向我說:有個如此模樣的年青人會來找我,他叫馬里奧。如果季諾在家,告訴他別上來;但是如果季諾不在,就讓他上來……現在他就在上面。」
  「現在他就在樓上?」
  「當然他在著。……他上去大約有一個小時了。」

 
  那麼馬里奧不但真有其人,而且此刻還與費珞明娜一起在屋裏,同時已經耽留了一個小時了。我衝上樓梯,直奔三樓去敲打房門。費珞明娜開了門,我一眼便瞧出平素閒靜端莊的她臉上帶有驚駭之色。「好呀。」我說,「原來我一出去馬里奧就來找妳啦!」

  「可是不過……?」她啟口說。
  「我完全知道了,」我高聲嚷著;便要進去。但她攔住我說:「不要急燥……這和你有什麼相干?你走開一會兒再來。」
  聽了這話,我再也按捺不住了。我給了她臉上一個巴掌,叫道:「原來如此,是嗎?想來與我不相干?」於是我推開了她就奔進廚房。
  女人的閒話該死,女人該死!在那兒的,確實是馬里奧,正坐在桌旁喝咖啡;但卻不是做傢俱的那個馬里奧,不是賣青菜的馬里奧,不是那個肉鋪小開馬里奧, 不是任何一個我在回來的路上所想到的馬里奧。卻是費珞明娜的那個為了竊盜而被監禁在獄中服刑兩年的兄弟馬里奧。我在知道他將出獄時曾經這樣對她說過:「聽 著,我再不要他到我家裏來。……連他的名字我也不要聽。」但是,這可憐的女人,縱然她的兄弟是一個竊賊,她仍然愛他絲毫不減,於是才決定等我不在家時偷偷 和他相會。馬里奧看見我那怒不可遏的樣子便站了起來。我喘著氣向他說道:「哦,哈囉,馬里奧。」

 
  「我是要走的,」他無力地說。「不用著惱。……我要走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任何人都當我染了瘟疫似的。」
  我聽到費珞明娜在門廊上哭泣。這時我對我剛才的舉動油然感到慚恧起來。「不,不,不要走。」我不安地說,「今天留在這兒……在這裏吃飯。……這不對嗎?費珞明娜。」我轉頭過去見她走到廚房門口,正擦著眼淚,「馬里奧不該留下來吃飯嗎?」
  我竭力去把事態轉變過來,於是我走入臥室叫費珞明娜過來吻她;如此這般我們便重歸於好了。可是,那閒話的問題還存在著。我躊躇了一會,便對馬里奧說: 「來,馬里奧,我們到店裏去;也許老闆會給你事做。」他隨了我出來,在樓梯上我又說:「在此地沒人認識你。……這些年來你是在米蘭工作--知道不?」
  「OK。」
  我們下了樓。來到門房時,我握著馬里奧的胳膊介紹他說:「這是馬里奧……我的舅爺……他剛從米蘭來?……如今他要和我們一同住在這兒。」
  「真值得高興呀……」
  「真正高興的是我。」我們走上街的時候我心裏在想。由於這些女人的饒舌,我已白白損失了一千里拉;另外,現在我的家裏還有個賊。

====
--轉貼自〔好讀〕宋瑞譯《莫拉維亞小說選》
--聽聽證嚴法師20111210《菩提心要》無疑心光
--黃金五百兩的智慧 --好文轉貼 
--異行者的天空: EQ四段曲((轉貼))